韩愈的《师说》对后世影响颇深
文/小脚冰凉
===========================================
《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正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此处父字把师者抬到了相当的高度。然师者在时下达到为父者境界的鲜有人也。师者说师道日微,徒者说为师不尊。正所谓人嘴两扇皮,咋说咋有理。故传道、受业、解惑之事难以实施,最起码有所保留。人人效仿,是故社会风气日下,人人自危、自保,终究都成了孤家寡人。俗语云:“阅人无数不若先人指路。”此句最能体现出来作为师者的巨大作用,然师者若无师德往往令徒者误入歧途且对师者感恩戴德,而师者犹能心态恬淡,此乃人类文明发展背后最大的悲哀。

《师说》:是故弟子不比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正是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作的最为充分的补充,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这个补充甚为牵强,之所以牵强只因为所表达的意境出入太大。
师者之所以为师,皆因为术业有专攻,即有一技之长方可为师,但师者亦皆有盲区,盲区处甚至与为徒者相去甚远。故耻学于师者甚多,皆因众人皆有一技之能且心态孤傲者居多,此乃为何优秀人才处处可见,卓越之人却屈指可数的症结所在。这是由人性的弱点所决定的。
其实意识到此点者人数众多,皆在生活之中三思而后行,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心底的那点思绪无不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既是一个人再会伪装。
故此,人之修身养性该从娃娃抓起。伟人之所以伟大皆因人性亮点使然,故“虎父无犬子”之语的内涵颇易理解。现时代为世人所不悦的根红苗正的论点之所以有屹立不倒的地位,也是有道理的。自幼便耳濡目染,而且人性的形成在年幼时期最为关键。
故言传身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感知生活的深度,自然也就决定了人生发展的高度。故与师者相处,应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此乃自然之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