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旭
申明:本文为个人独创
未经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转载
以题目概而论之似乎话题有点大,以我一人学识之肤浅不足以高谈阔论冠以“中国”二字的所有话题。正所谓世间万物皆有共性,我以为看待任何问题总可以以整体的某一局部看出整体的大致情况。谈及自考也是如此。我是江苏省南通市的一名高校在读生,当然谈及自考之事由南通为切入点,以小见大,虽然不能完全反映中国自考之现状,但总会八九不离十。我虽是在读大学生,我也是自考的一员,下面我就对我自身经历的自考之事进行一些剖析。
可以这样说自考的组成人员来自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学习与工作领域,在自考考点总会有一些事情让你感到一丝心灵震颤,有一些事情总会让你在心底打上大大的问号、、、、、、
场景一:在考点门外,一位穿着朴素头上有着些许银丝的人在看书,他是来参加考试的,他是我在本次考试中见到的年龄最大的考生。
场景二:一辆宝马停在了考点外,一位大腹便便,穿着显得很“高雅”的男士从里面走出,他是来参加考试的。
场景三:一位即将要做妈妈的孕妇在丈夫的陪同下走进了考场,他是一名自考生。
场景四:一位穿着工作服的中年妇女在考试前的那段时间还在翻阅着书本,她是一名自考生。
场景五:一群学生模样的人,穿着时尚,他们手中没有拿书,马上要考试了,他们依然在谈论着生活中的琐事。
场景六:、、、、、、、、、、、、
、、、、、、、、、、、、、、、、、
凡此种种,当你看到这些,你又会想到些什么呢?反正我是感慨万千!
可以说自考给所有人提供了学习机会,只要你想学习、愿意学习,就可以选择自考人生,它没有太高的门槛,这也是出现了在大学校园没有出现过的种种场景的原因所在。当然每个人对待自考学习有着各自的想法。有着些许白发的老者也许只是为了了却当年没有读大学的愿望;穿着工作服的中年妇女肯定是为了拿学历,不要因为没有学历或学历不高而在求职中处处碰壁;那位孕妇是为了什么参加自考,我不敢揣测,但我敢断言当她回忆自己的自考之路时,她会因为有着这样的特殊经历而感到回味无穷;开着宝马的“款爷”参加自考的初衷更是让人难以臆断,经济的富足让他感觉精神的空虚,这也许是我们最好的猜测,究竟是何种情况,谁也无法断定、、、、、、、
正是这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自考大军,且不说这些人的素质修养差别有多大,单就学业水平就有太大的差别。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自考也正是国家给国民提供的良好学习机会。尽管学业水平上有差别,但每个自考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这就是难能可贵的。这应该是一种自考精神,也只有经历自考锤炼的人,才知道这种精神的内涵之所在。
但在自考的大军中,也有很多人是在滥竽充数。我是在读大学生,在很多大学生心底就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认知:“参加自学考试,就是对生活有追求。”就以我所在的班级为例,参加过自考的人不下于十人,几次考试下来,只剩下我们两个人还在继续自考之路。也就是说很多人承受不了那份备考的寂寞,放弃了。在其他领域学习与工作的自考生,肯定也会有类似之情况。这也就昭示了自考之路的艰辛。自从有自考制度以来到底有多少人参加过自考的学习,我无从考证;有多少人顺利拿到了毕业证,我不得而知;有多少人取得了学士学位、、、、、、由此观之想真正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自考生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读书无用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在大学校园内又得到一定程度的热议,毕业就等于失业。然而自考的大军人数却在增加。也许自考属于社会办学,生活在社会中的各色人物比大学生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更为理性一点。究竟我们的这个社会会由谁来引领?这也许会是一个值得去深入研究的社会大问题。现在的大学校园在易中天口中就成了养鸡场。究竟以后的社会会转型的什么模样,实在是不得轻下断论。
作为自考的一员,我知道自考生为了什么才选择自考人生。作为自考生我们承受的学业上的压力不算什么。最担心的就是:努力学习,学有所成而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这将是最为悲哀的事情,我觉得比那些做什么事情半途而废者还要失败,我们付出了青春年华,如果得到的只是那一纸证书,而得不到社会的认可。那种悲哀我想是无法用语言能够表达出来的。
说是对中国自考的反思,其实我更希望的则是社会对自考的高度认可,这更能促进自考一族树立坚定的信念,一路考下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