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解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

(2010-03-17 15:47:42)
标签:

儒家

文化

分类: 人,生的智慧
这几句话多少教授学者都已经解释过了,但是他们都以汉学角度来解释的。今天我就以哲学角度来解释一下。
对这第三句的解释,我把它的标点符号改一改会比较容易懂一点。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很重视‘学’,但是他说的‘学’,不是我们一般认为的‘学’。
事实上,我们的一生,就算你不想学,你还是在学习之中。你看看现代的老人家,表面上看来他们停止了学习,但是还是学懂了用手机。老人家不懂得搭飞机,又不想学,但是搭了一次飞机还是学会了很多东西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在不想学习的情况下,学到了一些东西,你会不高兴吗?
在想学习的情况下,你也学到了一些东西,你会不高兴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友从远方来探望你,你会不开心吗?
没有朋友从远方来探望你,还是开心的,你不觉得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个人无知也不会怨恨自己,就不是君子吗?
一个人无知不是不会怨恨自己,但这就是君子吗?
另一个解释:
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会怨恨,是君子。
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是不会怨恨,但还是君子!
在一个圣人眼里,学不学习,还是在学习之中,君不君子,也是君子。
没有学不学习之分;没有朋友不朋友之分;没有君不君子之分!
所以老子也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所有的分别都是世人加上去的,变成了所谓的道德标准而已。请问君子可以完全解释得到吗?道德可以解释得清楚吗?
因此孔子还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世人透过所谓的道德标准去骗人的例子太多了。鲜矣仁!很少是真正有仁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