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飞黄》文/关怀

(2019-09-30 10:14:01)
标签:

文化

时尚

娱乐

历史

情感

分类: 随笔感悟

《飞黄》文/关怀
.

 

《飞  黄》

                                       .

 

                                   /关怀

 .

 

在东北科尔沁草原上,有一座小城----白城。虽不是远近闻名,但也是这片草原“八百里瀚海”上的一颗“明珠”。随着这几年“海绵城市”和老城区改造工程建设,使这座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只要两三年没来到这个城市,再进来就找不到北了。尤其是白城新区鹤鸣湖区域的建设,堪称绝妙之笔。在鹤鸣湖广场上,有一个城市青铜雕塑《飞黄》,高15米,远处近处看,都是一个完美的艺术作品,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魏晓明创作,201510月落成。这是白城唯一的一个像样的城市雕塑作品,其他的不足挂齿。

前几天,外地来了几个同学到白城小聚,白城也没什么好玩的去处,研究来研究去,还是领这些同学来到新区鹤鸣湖。在广场这个雕塑前逗留了很长时间,我也是头一回仔仔细细认真研究了一番这个《飞黄》雕塑的来历。所以,也就要说说它----“飞黄”。

在《飞黄》雕塑前有一块大理石牌,上面详细雕刻介绍了这个雕塑的来历和寓意。看后觉得挺有意思。

牌的开头就有“不因兹白人间有,定是飞黄天上来。----张说”诗句。张说?没搞清这个“张说”是谁说。接下来就介绍,远在上古时期,白城一带亦称白伯,属东夷。传说黄帝时期,白伯曾向中原进贡一匹黄色骏马,三年之后,黄色神骏生出翅膀,得名“飞黄”,后“飞黄”带着轩辕黄帝飞升上天,这便有了流传至今的成语“飞黄腾达”。原来“飞黄腾达”的成语是出自白城,过去真没有听说过。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曾有“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这样的千古名句,也使得白城这个传说“飞黄腾达”家喻户晓。“家喻户晓”这话有点渲染,我这些当地的同学也没有一个人听说过。这肯定是杜撰出来的。不管咋说,敢说、敢渲染、能杜撰出来,就不怕没人知道。接下来又介绍雕塑《飞黄》汲取了传说中生出双翅的神马形象,通过写实而富有想象力的艺术语言,创造了充满力量之美、饱含激情的完美之作。并通过对视觉美感的极致追求,使整件作品展现出强大而蓬勃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这倒是真的,从作品上看,完全符合人们的审美观点和鉴赏水准。雕塑《飞黄》作为白城远古传说的化身,也必将成为新时代白城精神的象征。如果是,那是应该的。

 一座城市应该有它的若干远古或远近代的一些传说和历史故事,就像一个人一样,要有品味,要有魅力,要有吸引人的文化内涵。如果一座城市缺少这些元素,那就显得这个城市空洞、呆板,没有生命力,没有感染力,也就没有活力。外地人来到这里,没地方可去,没内容可介绍。因此,也就不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白城不是没有历史,也不是没有故事,只是这些年在大兴土木搞城市建设中,缺少对这些历史和故事的挖掘、包装和打造,使城市缺少形象感,缺少内涵,缺少文化氛围,给人感觉空洞。这就给未来宣传这座城市留下了败笔。一个城市没有形象感、没有文化就没有未来。搞城市建设一定要把文化元素容纳到城市建设中,要擦亮这些历史“符号”,使这座城市鲜活起来、生动起来、立体起来。没有故事编“故事”,没有历史找“历史”,只要贴点边,就没有科学考证之说。像“飞黄腾达”成语来自白城,创意者就很“大胆”,你说的,就是你的,传说的东西谁来考证?尽管大胆地编,不是胡编乱造就行,这是给城市“起名”,给城市“定位”,给城市制作“名片”,让城市响起来、亮起来、活起来。不怕别人不知道,就怕自己不吵吵。

 最后,给《飞黄》点个赞!愿白城真正飞黄腾达

 .

 

                                            2019.9.27

.

 

《飞黄》文/关怀

《飞黄》文/关怀

《飞黄》文/关怀

《飞黄》文/关怀

《飞黄》文/关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