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顺各种关系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2012-05-22 16:47:05)
标签:

教育

理顺各种关系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本文发表于 2012517《教师报 高中新课改》

班主任的工作可以说是最能体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比喻的。班主任不仅要是一名优秀的“教书匠”,同时还要是一位合格的“心理医生”,是一位出色的思想工作者,甚至是一位不错的“企业家”。多种角色集于一身、工作头绪多,是班主任工作的特点。要做好班主任,光凭一腔热情和无私奉献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班主任做的是管理人的工作,而在管理人的过程中,必须理顺各种关系,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理顺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唐代的韩愈很早就阐明了教师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俗话说的好,学高为师。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首先应是一名优秀学科教师,必须在自己所教的学科领域有比较深的造诣,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征服”学生。其次还应该具有渊博的学识,广泛的兴趣与爱好,这样才能为处理好教书和育人两者的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教师个人能在教学工作上努力投入,不断创新,能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授能做到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较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拥戴。而“亲其师则信其道”,这样就能为课下进行思想教育,展开班主任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情感基础。

身正为范——“学校无小事,事事关教育”。我们拣起地上一个粉笔头是告诉学生要注意保护环境卫生,小心地写完一个粉笔头是告诉学生节约要从小事做起,要学生回答问题时说一个“请”字是告诉学生要学会尊重别人,按时上课、下课是告诉学生要遵守规则……作为班主任要注意时时刻刻用良好的师德风范来影响、感化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我们相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判断力。有怎样的班主任,就有怎样的学生。因而作为班主任要搞好班级管理,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外,班主任要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有意识地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春风化雨”似的思想教育。比如历史老师就可以结合课本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语文老师在讲评学生做文时可以不动声色地把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融入其中,就是数学老师也可以利用整齐优美的板书、图形进行美学教育等等,这一方面只要我们肯有意识地去挖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班主任经常在自己的课堂上大谈特谈班级事务,或者因为课堂上发生的一些小事而占用课堂时间大搞“思想教育”,这样做就是过犹不及了,影响教学进度不说,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是事倍功半的做法。

二.理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关系:

学生是社会人,教育学生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认识到这一点尤为重要,这样至少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不会感到“孤掌难鸣”。在这里,班主任需要做的工作一个是沟通,作好联系家庭和学校、社会的桥梁与纽带。

家庭方面,召开家长会是最实用的“快捷方式”,通过家长会可以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情况,可以集思广益,共同想办法教育好学生。家长会首先要向家长汇报教育工作的重点和取得的成绩,这样既使家长了解情况,又增强了家长的信心,同时获得家长对学校和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班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其中当然也要对需要家长配合的方面做出具体要求,以利于家长对学生的指导。同时还要虚心地听取家长提出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搞好双向交流。对个别同学的问题,个别交谈,不公开“曝光”,以免影响家长会的效果。家长会可以根据需要,以各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全班或分类开。除此之外,打电话、发邮件或家访都是不错的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当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学校不是世外桃源,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和形式都越来越多,而社会上的一些事件往往会对缺乏足够判断力的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班主任一方面要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出正面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思想问题请社会上的有关人士来座谈或讲座,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比如给学生录播一些特别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进行必要、及时的思想教育。

其实怎么做根本没有统一的模式,重要的是要有沟通三方面的意识,这样才能创造性地完成好育人的任务。

三.理顺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要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与其他任课教师密切配合。班主任工作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起着促进作用,任课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德育渗透是对班主任工作的强有力补充。因此,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要及时沟通,相互了解,在工作上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谅解。举行班主任协调下的任课教师例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工作方式,对教师们班级工作有什么看法、意见,开诚布公地提出来以便协调解决。

有不少任课教师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特长,班主任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在组织开展班级工作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比如有的老师美术特长,就可以请他帮忙指点学生换好班级板报,有的老师体育特长,就可以请他和学生一起打比赛或是为学生吹比赛。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减轻自己的负担,另外也可以融洽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化任课老师的优势为班级体的优势,一举三得。

另外要注意在学生面前维护任课教师的权威,不能在学生面前诋毁任课教师,对学生对任课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转达给本人,并共同想办法解决,而不能采取“隔岸观火”的错误做法。这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容易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以后开展与其他老师的合作埋下隐患。

总之班主任与任课老师要互相学习长处,克服缺点,心往一块想,劲往一起使,拧成一股绳,这样才能共同建设好班集体,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理顺“人治”与“法治”的关系:

所谓的“人治”指的是与学生谈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所谓的“法治”,指的是在班里建立各种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按照事先制定好的制度来处理。作为班主任,必须处理协调好“人治”和“法治”之间的关系,不能厚此薄彼,正如国家一方面提出要加强法制建设,一方面要“以德治国”一样。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对学生违法纪律的惩罚措施时,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通过和认可,实现民主决策,这样在“依规治班”时才能比较顺利。另外,在“依规治班”的同时,切不可忘记做适当而及时的谈心、说服教育工作,要使犯了错误的学生从内心真正能理解班主任的做法,否则就会导致南辕北辙的结果。

 

总之,班主任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好多都是琐碎的事情,我们除了要以极大的爱心关心学生、善待学生,更要讲究工作的灵活性和艺术性,正确处理好工作中的各种关系,这样才能建设好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