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难得一见保存完好的入川始祖墓

分类: 政协提案文史资料 |


广安市文史资料辑《即将逝去的记忆》第三集
难得一见保存完好的入川始祖墓
——邻水县石永镇狮子坝万氏古墓
川东地区的入川始祖墓,经过明、清、民国到现在的数百年沧桑巨变,还能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已非常少见。邻水县石永镇狮子坝古墓,就是万氏家族入川始祖万如虎的墓,至今保存完好,其形状特殊,体型巨大,气势恢宏,且有清代万氏族谱一篇《始祖墓序》记载相印证,实属罕见。
万氏古墓距石永镇下场口仅一里路,狮子坝大湾(院子)右侧,系一座明代古墓。整个墓由五个部分组成:拜台、墓身、墓碑、护栏和瑞兽。墓身和护栏为椭圆形,远看像一首巨舰,墓的正面就像船头,墓身周围用条石砌成,好似船舷。至于为何要修成船型,不得而知?
万氏古墓为石室墓,有三室。墓面高3.45米,宽5米,文本均阴刻楷书,墓字门上阴刻“故鼻祖万公如虎墓”,墓联刻“笔架迎龙转 石狮接鹤回”,联眉为“派远流芳”,横梁上刻“于斯万年”和“世系”,字迹清晰可见,浮雕着花卉和瑞兽,墓顶还有“金玉满堂”四字。
墓前置一公一母石狮1对,高1.2米,气宇轩昂表情生动。另有几蹲石雕神兽,刻字“泰山石敢当”,川东人俗称为“吞口”,是民间守护神,功能辟邪镇邪,相当于警卫。
墓两边有“八”字形栏杆,高1.2米,长达九米。此墓最为特别之处是拜台巨大,比地面高出2米,圆弧形绕墓,面积约二十多平方米,可供上百人活动。
拜台右边有两块石碑,高2.5米,宽1米,看上去非常陈旧古老,镌刻着复修墓志和族人功德,还有“如虎公墓志铭”,字迹因年代久远难以辩认,未尾勉强能看出“清乾隆13年(戊辰1748年重修)字样,这与清代万氏族谱记载的史料相吻合。我们在石永中学教师万世清处发现,他收藏的清代万氏族谱,竟是毛笔手写的孤本,里面就有一篇《始祖墓序》,对重修始祖墓的历史有记载。
入川始祖万如虎何许人也?据墓志铭载:“明太祖灭元,旨下湖广填蜀,吾祖随皇考入川,分各居,乡名邻山,坝号镇子……”;据族谱载:吾祖行二,讳如虎恢复先志,积学宏深,前,明壬午(1402年)科举人,癸未(1403年)科进士,初任主事,进士分部,先补主事,递升员外郎,继升江西布政使司(江西省行政长官)。解组归田迁邻邑建业李家庄,葬狮子坝……
清万氏族谱手稿里的《始祖墓序》,对始祖墓有生动的记述和描绘:年历数百代,而马鬣巍峨完固不敝,封号人吉地幸有征矣,穴住未山丑向。龙自北来,重重叠叠,有迎有送;蜂腰鹤膝,穿幛过峡,曲曲弯弯,有映有带,虎啸龙吟。后山则弯轿昭明,前水则玉带环色,石锣石鼓吹打列行于面,左狮右象,黄龙直过其江,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英得遁隐,萦青潦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世,有拓展之士达观于宇宙之表,施施漫漫不以僇人屑意,虽穷荒绝徼,不惮搜剔剪刈之劳务,以发造化之秘,故地人杰,源远流长,秀而文者,垂裕泽远,朴而愿者,燕翼谋长……故有万氏族众之盛哉。
万氏入川始祖墓早于1988年就被邻水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已过去三十年,建议县上早日申报评定市级文保,使其文物价值名副其实,得到更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