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双桂堂破山祖师与邻水延福寺

标签:
梁平双桂堂佛教破山祖师 |
分类: 政协提案文史资料 |

“小释迦”破山大师与邻水延福寺
与邻水一山之隔的梁平双桂堂,系邻水延福寺弟子破山海明于清顺治十年(1653年)开创。双桂堂占地160多亩,为全国重点寺院、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系弟子众多,高僧大德辈出,明末清初国内汉传佛教最大单派,在中国及东南亚佛教界地位崇高,被尊为“西南禅宗祖庭”、“天下第一禅林”,成都宝光寺、昭觉寺、文殊院,峨眉山洗像池、重庆华严寺等均系其弟子创建。《中华佛教两千年》一书载:双桂堂创建以后得到清朝历代皇帝支持,连续不断地修建了二百多年。民国时以它宏伟规模,庄严殿堂,丰富藏经,独特雕塑,被列为了蜀中丛林之首。清末进宫为慈禧画像的著名佛学家和书画家竹禅,担任过双桂堂第十代住持。


延福寺听经后出川求法成宗师
破山禅师(1597一1666)俗姓蹇,大竹人,明蹇义忠定公后裔。14岁双亲因饥荒去世后“时常婴病,自觉世间俱属无常幻境”,遂于十九岁在大竹姜家庵出家(成名后重修更名佛恩寺),次年到川东名刹邻水延福寺深造,听慧然法师讲《楞严经》,时时习诵,烂熟于心。听至“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时,起大疑心,请益而未能得解,遂离蜀遍参名宿以求真谛。到四祖道信大师黄梅破头山道场闭关修禅,以七日为限,至最后一天发誓:“悟不悟,性命在今日矣!”竟信步举足坠于万丈悬岩之下,左脚跌伤而豁然开悟。再出山南行至江西庐山法云寺,参憨山德清大师,求解其著《楞严经通议》十卷、《观楞伽经记》八卷。又遍参诸方,拜禅宗五大名山之宁波天童山临济宗密云圆悟禅师座下,遂成临济、曹洞两宗一代宗匠。后返巴蜀住持十余座寺院,并开创西南祖庭双桂堂,世有“小释迦”之称。
破山破戒吃肉救万民
破山以其超人的佛法大智和人格魅力,受到南明政权、满清政权、农民起义军、地方武装甚至山林土匪各派推崇,世称“宰官拜其座下,将军奉其教律”的论政禅师。清军入主中原后南明政权在西南独撑,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之际,是破山传法的高峰期,久经战乱的川人在破山座下获得政治及精神上的庇护。
崇祯十三年(1640年)张献忠血洗四川杀人如麻,破山腥风血雨中前往军营,劝其止杀。张献忠将领说:“和尚吃肉,我即不杀人。”破山立刻唤其端数盘生肉来,竟不畏污秽吃个精光。张献忠一众大受感化,由此数万百姓得以逃过一劫。
启功赞破山书法五百年少见
破山海明能诗善书,启功认为比文徴明和董其昌的还好:“憨山清后破山明,五百年来见几曾。笔法晋唐元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诗注说“破山多大书行草,往往单幅中书诗二句,不以顿挫为工,不作姿媚之势,而其工其势,正在其中,冥心任笔,有十分刻意所不能及者。”
启功多方购得破山真迹,高兴地拿去向恩师北师大校长陈垣炫耀,谁知老师接过宝贝却爱不释手,说你这是给我买的吧。启功再不好说“不是”二字,只好忍痛送给先生了。
破山诗歌禅心相融大璞不雕
存诗1300余首。常以禅入诗,借诗说禅,写禅不见禅语,而禅意盎然,自然景致与禅心浑然相融,大璞不雕,抱朴含真。破山精格律,善取象,工造境,也写融入世俗诗歌。方言俚语并佛语糅入诗中而活泼生动、意味绵长。其《自赞》诗以白描口吻为自己画像:
这个川老蜀,浑无奇特处。
问禅禅不知,问教教非熟。
懒散三十年,人天忽推出。
握条短杖藜,打佛兼打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