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业的空间-奢侈品or大众消费品

(2012-01-02 18:59:29)
标签:

财经

股票

消费品

分类: 说三道四

行业的空间-奢侈品or大众消费品

2011-11-07xlwang

 

当阿胶的市值过两百亿之后,就一直嘀咕,这行业到底有多大空间?大概2、3年前,有一次跟KK同学聊天,说,朋友们要是高兴了,去喝一杯,不管啤酒白酒红酒,没听说大家要是高兴了去喷点白药的。药这玩意,是需要了才要用,而娱乐消费则有很多潜力可挖,弹性更大,空间更广阔。当然,那时候不买白药是错误,因为白药后来转型相当成功,一则是转型到传统止血药之外的创口贴、急救包等方面,二则是转向了行业空间巨大的牙膏――日化行业。空间可以用豁然开朗来形容。前阵子在汇展中心看一个家居用品展览,看到时尚设计的云南白药急救包,好像是出口的,外国人每台车上都有一个急救包,家里也有一个,感觉国内这方面的潜力真的好大。

(题外话,感觉国人在安全保障方面的意识还真的很差,生命好像真的很贱,很不值钱似的。每每看见有人闯红灯,翻越机动车隔离栏,都深感这些人没把自己的命当回事。居家生活,几乎没有家庭配备小型灭火器,很少家庭有医用急救包,车上也很少,家庭财产险的渗透率极低。虽然意外发生的概率很小,但当意外发生的时候,没有防备,没有急救意识,真的很要命。而绝大多数这些物资,最后是过期扔掉的,保险也是不会索赔的,是极大的浪费。按照这个标准,地球只能养活一小部分人,而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去思考,一些行业的空间简直大极了。)

跟很多人谈过阿胶,质疑行业空间。话扯远一点可以谈到人类的繁育问题。有文章说生物的寿命多半跟繁衍后代有关,很多生物,一旦完成繁育任务,就死掉了。比方大马哈鱼,比方蜘蛛啥的。人类的女性为什么在失去生育能力之后,身体机能还能维持10年以上?这不是很“浪费”?原来,生物的进化演变中,万物之灵的人类,选择了一代一代优化、进化自己的基因,所以人类的胎儿跟母体的比例是自然界中最大的,一个50公斤左右的母体,成熟婴儿的体重在2—4公斤,而体重在100公斤的大猩猩母体,成熟的小猩猩大概只有1—2公斤,所以人类的胎儿在母体中获得了极大的发育,尤其是脑部,这个巨大的胎儿和尤其巨大的脑部,在出生的时候给母体带来极大的风险。在冒了极大风险生下孩子之后,人类对于婴儿的抚育和教育也倾注了极大的投入,这导致人类在进化中能逐渐进步,不断进化。由于人类的婴儿成熟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因此,女性在失去生育能力之后,还必须健康存活10年以上时间,以把她冒生命危险生下来的孩子养大。这是自然界的优化选择,否则资源就白白浪费了。

在现代医学(西医)昌明之前,外科手术还没发明,妇科病几乎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生孩子如同鬼门关,生育过程和之后可能面临严重失血、贫血,所以类似阿胶这样的补血药就成为事后的重要补救措施。加上当时大部分人的食物摄取中,高蛋白质、高热量的东西少,所以滋补一下是身体严重需要的。

但放在今天,外科手术已经很普及,绝大多数妇科病已经有了针对性、有效性很好的治疗方案。女性贫血的比例大大降低;而饮食习惯和食物摄取方面,城市人口如今担心的是营养过度,操心的是如何排毒洗肠,根本不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所以阿胶的需求必然大幅减少。当然,作为流传了几百年的传统中药,它有自身的价值和核心的需求人群,例如江浙地区的女性,一到冬至之后就会炖阿胶来滋补,一直到来年的立春,盖因为这个地区的冬天极为阴寒。但无论如何,就阿胶块来说,这应该是一个小品种,一个狭小细分市场的产品。不具备做大的内在核心机理,无论从需求,还是原料供应。当然,公司也在学白药,向消费品领域――保健产品方向拓展。拓展的情况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毕竟保健产品领域,竞争激烈,而且产品的生命周期都不长。

总的来说,喜欢大品种的东西,比较容易观察,市场容量大,也容易产生大公司。比方运动品牌、连锁百货、日化产品、速冻米面、啤酒、普通红酒、乳业等,属于人人需要、反复消费的东西,可以用数人头的方法来研究,具备品牌优势和管理能力的公司,有一片广大的舞台。苹果汁、橙汁是大市场,杏仁露、醋饮料等,则属于细分市场,容量是受限制的。而说到奢侈品,则更有一个容量的问题。真正的奢侈品是稀少罕有的,不易得到的,哪怕本身产能不成问题,作为品牌的拥有者,如果真想长远发展,一定是会限制产量的,瑞士、意大利、法国等奢侈品大国,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手表,哪有什么产能的约束?但瑞士硬是把这样一个东西,包装成了顶级的奢侈品。量大之后,品牌价值掉价,不如卖少量产品,价格定得高高的。量价相乘,总数不变,何必卖便宜呢?以真正的奢侈品必然是一个细分的迷你市场,不可能是一个大众市场。大众消费品宝洁是1700亿美元的市值,每年销售额七八百亿美金,但奢侈品品牌公司呢?Hermes最近几年的全球销售额大概是15亿欧元,可见两者的差异。

一间公司,既想把自己定位在奢侈品的位子上,又想捞到大众消费的市场,精神分裂or痴心妄想?做奢侈品的套路和做大众消费品的路数相差太远。不过可能会有人跟我争论,说阿胶块也不是真正的奢侈品,食品嘛,能奢侈到哪里去?总之,阿胶今后的发展,歧路很多,看不清楚。

包括茅台,也有些纠结,如果说它定位在顶级宴请礼品用酒,量就应该控制在让市场和消费者“饥渴”的程度上,好保障这种“来之不易”的贵族感觉。但如果按照公司的思路,从几年前的2000吨,到现在的万吨,到若干年后的4万吨,这个量放得太大,行吗?事实证明,消费者并不买茅台的其他产品的账,什么茅台啤酒,茅台葡萄酒之类的。

《生活在极限之内》,是一本好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