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持有10年“贵州茅台、云南白药”等公司会如何?

(2011-12-21 22:22:08)
标签:

财经

股票

杂谈

分类: 说三道四

再持有10年“贵州茅台、云南白药”等公司会如何?

11-12-21 19:39:50 周贵银

 

近期我写了一系列的关于价值投资的文章,有网友提出两个质疑,第一,像贵州茅台这样的优秀企业太少,中国大多数企业都是劣质的,不适合做价值投资。第二个疑问,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建立在如果持有贵州茅台或者云南白药这样的企业会取得良好业绩,但是我们没法把投资建立在如果上,谁也没法预测未来10年的情况。

今天,我写了一篇文章登在了上海证券报上,专门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解决第一个疑问,以下是发表在上海证券报上的原文:

自从近期上证指数回到10年前的高点之后,关于价值投资是否有效的讨论就不绝于耳,有人提出了“价值投资破产了”或者“价值投资坑害了股民”的论调。在这里,笔者有几个疑问:第一,价值投资可以简单理解为长期持有吗?第二,长期持有指数算价值投资吗?第三,如果长期持有贵州茅台、云南白药等企业做价值投资还会被坑吗?

长期持有只是价值投资的冰山一角。巴菲特有句名言叫“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是劣质企业的敌人”。长期持有获胜的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持有了优秀企业,让企业自由发展,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笔者在中国证券网博文中的分析文章选出的那些股东权益回报率长期制胜的企业都属于此类。还有一种就是持有了垃圾股,但是乌鸡变成了凤凰。不过持有优秀企业是确定的,是有历史可证明了的,但是持有“乌鸡”寄希望于资产重组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巴菲特倒是主张做指数投资,即当看好某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挑选企业时,把资产配置在指数上也可以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但由于指数计算规则的原因以及中国普遍存在的新股高溢价发行和开盘的问题,导致了大量大市值蓝筹股上市后给指数带来负贡献,因此,我们看到的指数化投资也是失败的。

结合上述分析,在中国要想通过价值投资长期制胜,在新股高溢价上市的现象没消除的情况下,只剩下长期持有优秀的企业这一条途径了。比如,我们长期持有五粮液、贵州茅台或是云南白药到现在,获利幅度情况大不一样。所以,由于长期持有导致的失败,不能怪价值投资。因为价值投资的核心思想不是让我们持有劣质企业,不是让我们购买不确定性增长的企业。

有人在笔者的博文中提出这样的反驳意见:“像贵州茅台、云南白药这样的优秀企业又有多少呢?对于大多数企业长期持有不都是失败的吗?”这个疑问恰恰反映了市场对价值投资的误区。因为,价值投资寻找的正是那些为数不多的少数“必然如此”的企业。另外,巴菲特穷其一生所能找到的值得长期重仓持有的优秀企业也没有超过10只,我们为什么非得要求在中国遍地都是优秀的企业呢?价值投资不是要买遍所有的好企业,重要的是对某些容易理解的优秀企业是否具备了穿透力和足够的理解力。

另外,在中国做价值投资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缺乏实践的土壤。如果以沪深主板上市超过10年的企业为研究对象,要求其近十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超过20%,同时还要求其最近三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超过20%,那么沪深主板有24家公司符合我们的要求,除了上述提到的企业外,还有张裕A、航天信息、格力电器、山东黄金、华侨城、盐湖股份、双汇发展等。同样,我们按照相同的要求去研究中小企业板,由于其上市时间短,我们把研究周期缩短到上市超过5年的企业,那么符合要求的企业也达到24家,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华兰生物、双鹭药业、苏宁电器、金螳螂、报喜鸟等。

当然,认为价值投资会破产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对优秀企业选择错了介入时机。其实,这种情况要比买了劣质企业要好得多。因为,优秀的企业可以用时间来化解一切二级市场风险,只要不是买得特别高。不过,做价值投资要尽可能考虑到安全边际,这是巴菲特从格雷厄姆那里学来的重要思想,到现在一直坚持使用并受用良多。

以上是报纸上原文,另外今天,我和陈理沟通,说到能力圈的问题,这个问题恰好可以解决第二个疑问。

所谓能力圈,陈理认为是能够洞悉未来10年企业的发展战略,而不仅限于理解了过去的经营历程,这是一个站在未来做投资的预判,巴菲特不对股市做预测,但是对企业未来却是一个预测高手。只有能预测未来10年的经营的能力,才是自己的能力圈。

那么,像贵州茅台、云南白药和东阿阿胶这样的企业,再持有10年又会如何呢?它们的股东回报率是否还能保持一贯的优秀呢?这些企业如果面临未来的产业竞争和保护自己的护城河不被侵蚀甚至是还可以拓宽呢?是否还能取得超越股市的超额回报呢?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说自己具备了这个能力圈。接下来,我将在我的培训班中努力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当然,当你不能对未来做预测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相信过去,一个过去证明自己能的企业,在未来解决风险的能力也相对更可信,如果一个过去都没有证明自己行的企业,怎么能让我们相信未来它就一定能行呢?

 

    【刘祖悦“投资的是优秀的企业而非指数”:近来,上证综指跌回2001年的2245点,回到了10前的水平,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一些知名财经人士等得出了中国证券市场没有投资价值,连赌场还不如的结论。这种结论比较偏颇,尽管我们的证券市场存在很多的不足,但仍然是可以进行价值投资的市场,是有投资机会的市场。回顾过去10年,虽然上证指数回到了10年前,但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优秀的企业实现了巨大的累计涨幅。截止今天收盘,贵州茅台累计上涨了27倍,云南白药累计上涨了13倍,张裕A累计上涨了12倍,双汇发展累计上涨了10倍,伊利股份累计上涨了6倍,恒瑞医药累计上涨了10倍,东阿阿胶累计上涨了6倍,泸州老窖累计上涨了14倍,五粮液累计上涨了14倍,格力电器累计上涨17倍,中联重科累计上涨了16倍等等。作为投资者(除了指数基金的长期投资者),我们主要投资的是优秀企业,而非指数,即使在这个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市场里,依然存在着价值投资的土壤。在这个市场里,是否获得丰厚的长期投资回报,关键在于:能不能找出优秀的公司,能不能等到低估或合理的价格买入,能不能持有与其共同成长等。投资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情,在任何市场,长期的赢家总是少数。市场是非常残酷的,但不能因为市场的残酷而否定其存在的价值及价值投资的有效性。我们所应该做的是专注优秀公司而忽略指数等没有多少意义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