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美典型行业蓝筹的市值对比及启示

(2011-12-18 20:55:01)
标签:

财经

股票

分类: 说三道四

中美典型行业蓝筹的市值对比及启示

2010-12-06水晶苍蝇拍

 

这里就以中美2国之间一些典型的蓝筹企业的当前市值进行一个粗略的对比,看看当今中国的龙头们在世界级老牌霸主企业面前大致是个什么程度,并由此进行一些概要的分析,看是否能有对我们的投资有所启发。下列美国企业的选取主要是金融,高端制造业,高科技,医药,日常消费品以及文化创业等几个产业,而这几个产业也正是美国得以建立全球经济优势的关键领域,其龙头在全球的竞争力遥遥领先,并对美国的软硬实力构建都有着杰出的贡献。

 

 美国公司     市值(亿美元) 对应中国企业 市值(亿人民币)

 富国银行     1343                   招商银行    2331

 花旗银行     1011                   中国银行    6452

 高盛          831                   建设银行    1702

 摩根大通     1548                   工商银行   11354

 福特汽车      541                   上海汽车    1414

 卡特彼勒      552                   三一重工    1070

 杜邦          439                   烟台万华     311

 波音          485                   中国南车     678

 西门子       1036                   美的电器     504

 戴尔          267                   联想集团     558(港元)

 苹果         2863                       无  

 微软         2399                       无  

 SAP           579           用友软件    210

 罗氏制药     1210                   上海医药    498(差距15倍)

 辉瑞         1126                   恒瑞医药    419(差距17倍)

 星巴克        241                      无  

 强生         1725                   云南白药    433(差距25倍)

 麦当劳        866                   味千中国    150(港币)

 可口可乐     1502                   汇源果汁    82(港币)

 耐克          428                   李宁        231(港币)

 宝洁         1820                   上海家化    157(差距73倍)

 谷歌         1810                   百度        380(美元)

 迪斯尼        695                       无  

 亚马逊        765                   阿里巴巴    746(港币)

 

上述的对比只是尽量根据行业属性进行的配对,很难说一定登对,只能尽量的靠近。即便这样,我们也看到一些美国企业完全缺乏哪怕是近似的对比标的,而这种现象主要来自于文化、科技领域。就美股的情况来看,非常明显的一点就是新兴科技,消费,医药等企业是巨无霸的温床,作为制造业技术含量皇冠和全球垄断者之一的波音公司,其市值只是苹果的17%,强生的28%和宝洁的27%,让人印象深刻。

当然金融也是巨无霸的传统诞生地,特别对于美国这个具备全球金融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者的国家而言更是如此。但有趣就有趣在,中国当前在此领域绝对的东风压倒西风。在金融领域,中国企业可谓轻松完胜,工行稳坐世界第一的宝座,其它如中行,农行,招行,建行,兴业等等也都动辄几千亿的市值(不算H股)。但反观我们的银行们在金融创新、全球影响力、管理水平、业务结构等诸多方面的明显落后,则这种现象就更加有意思

在制造业、高端化工材料等领域,中国企业与国际龙头的差距还很明显。但是毕竟世界工厂的名头也不是白来的,最近10多年的追赶,让中国的龙头企业相距原来的国际巨头们已经大幅缩短了距离,一些领域的企业市值基本上达到巨头的30%左右了。

而差距最大的在于医疗和消费品,龙头企业市值不到人家的10%,完全是大象与猴子的对比。这里的有趣也在于,中国巨大的人口以及消费潜力与当前龙头企业规模绝对数上让人惊诧的不协调。另一个差距相当明显的在于信息科技与文化传媒版块,不但是市值规模上的悬殊,而且由于某些行业的全球垄断特性,一些企业在国内基本上都找不到其山寨者。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对比并不讲求精确或者非要要求处于同一估值水准下进行(实际上也根本不可能,而且也不合理),更多还是“量级”层面的一种大观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