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消费垄断型企业(一)
(2011-12-10 23:59:43)
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投资理论 |
投资消费垄断型企业(一)
巴菲特只对长期而言健康、有强劲经济动力的公司感兴趣,他称这类公司为消费垄断型企业。这类公司销售的产品或服务具有垄断或寡头垄断的性质,从而使得它们往往能以垄断价格获取高额利润。
巴菲特经常以收费桥的例子来解释消费垄断的概念。如果你不想通过游泳或坐船的方式过河,就只能选择过桥的方式。而要使用河上的桥,就得付过桥费。因此,消费垄断型企业就好像这条河上的桥,你要过河就不得不付过桥费。
消费垄断型企业拥有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专卖权,因此它们能自由调高售价,以此提高利润率,进而提高股东权益回报率。
消费垄断型企业具有较高的商誉。商誉虽是一种心态,却附着于企业,因为它能够吸引购买者,使购买者对该公司及其销售的服务产生依恋。商誉应该与企业的地理优势、谦恭有礼的员工、快速递送服务以及令人满意的产品等因素相关。持续、有吸引力的广告,能使消费者在购买时想起来某种产品或品牌。或者,若企业拥有某种秘密工艺流程或专利权,它便能提供不同寻常或稍有差异的产品,如云南白药、片仔癀的生产秘方或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专利权。可以说,只要企业具备了以上特质,就能创造出不同寻常的业绩,包括较高的股东权益回报率、收益增长率以及股票价格。这类企业不管经济是否繁荣或萧条,其股票总能跑赢市场。
消费垄断型企业之所以能获得丰厚利润,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它们没有过度依赖土地、厂房和设备上的投资,其财富的体现主要在于无形资产,如国酒茅台的品牌名称。这类企业的现金流量较大,几乎没有什么债务。看看茅台和张裕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发现它们的债务很少,甚至为零。因此,它们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去投资于赚钱的项目,或者回购自己的股票。一般来说,它们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通常不需要那些复杂的生产设备。此外,由于它们的竞争对手很少,因此生产设备往往能长期使用。它们不会被生产成本所束缚,无须为了赶超竞争对手而不断更新设备和新建厂房。
消费垄断型企业尽管获利丰厚,但仍然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而且偶尔也会遇到不幸事件。因此,股市的短视行为同样会发生在它们身上,利空消息会使这类企业的股价下挫,从而创造出潜在的买入机会。这类企业的经济状况底子好,最终会从所陷的困境中进行自救。
然而,当投资大众发现这类消费垄断型企业时,公司股价往往一飞冲天。买入价格决定收益率,如果支付价格很高的话,意味着你的投资收益率自然就低。因此投资这类企业的一个窍门就是,当短视市场对利空消息反应过度时,就是你投资这类企业的大机会。
与消费垄断型企业相对应的是商品类企业。商品类企业通常内部经济状况平庸,只能带给投资者极少收益,其商品售价是决定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最重要因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最简单和最明显的商品类企业包括:纺织品制造企业;食品原料(如大米和玉米)生产企业;钢铁生产企业;天然气石油公司;木材企业和造纸企业等等。
商品类企业具有如下最基本的特征:1、利润率低。这是价格竞争的结果。2、股东权益回报率低。3、缺乏品牌忠诚度。4、存在较多同类生产厂商。5、所属产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6、利润反复无常。7、盈利状况几乎完全取决于管理者有效利用厂房和设备等有形资产的能力,而不是对专利、版权和品牌等无形资产的利用。
从投资角度来看,商品类企业在为股东带来价值增长方面乏善可陈。首先,由于价格竞争的存在,导致这类企业的利润都很低,因而不大可能将资金用于扩大生产或者投资有利可图的新项目。其次,即使它们能够赚到一定的钱,这些钱也往往被用于更新厂房设备等,以保护自己不至于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落后。因此,巴菲特常爱讲的一句话就是,优秀的管理人员遇到缺乏前景的行业,不是去驾驭行业,而是被行业所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