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空空儿
空空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4
  • 关注人气: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09 《猎人笔记》   景色与人物

(2009-08-04 09:36:51)
标签:

猎人笔记

百俊牧场

景色

庄稼汉

切尔多普哈诺夫

分类: 读书后记

据一本外国文学史上说,代表屠格涅夫最高文学成就的作品是《父与子》,但出于对“猎人”那自由、冒险生活的向往,出于想象中对枪、射击的喜爱,还出于对勇武、机警的猎人的崇拜,我还是先借了《猎人笔记》来看。

可是它的《译本序》里有这样的介绍:“《猎人笔记》是一部借猎人出猎的见闻揭露沙皇专制制度下广大农奴遭受农奴主残酷奴役、处于水深火热生活中的纪实作品。”这叫我大失所望。与此同时,出乎意料的是,序言里所摘抄的对俄罗斯风光的描写吸引了我。为了那样的风景,下辈子投胎到俄国也不错。

序言里把我迷住了的是这几段:

朝霞不像大火一样燃烧,只是漫开一片淡淡的红晕。太阳不像大旱天那样火烧火燎,不像暴风雨前那样昏暗火红,而是那样清澈明亮、温煦辉煌,它从一抹狭长的云彩底下冉冉升起,焕发出鲜明的光彩,沉浸在一片淡紫色的雾霭之中(摘自《百俊牧场》)

 

天空时而布满疏松的白云,时而有几处突然晴朗了一会儿;于是从散开的乌云中间露出一小块蓝天,它明朗可爱,宛如美丽的明眸。摘自《约会》)

 

缓坡小丘的长长坡面上,葱茏的黑麦正轻轻地泛着涟漪;几篇云朵投下淡淡阴影在它上面缓缓地移动着。远处森林郁郁苍苍,池塘波光潋滟;村庄橙黄闪亮;成百的云雀腾地飞起,歌唱着,又急速落下来,伸长脖子,停在土堆上……

 

《猎人笔记》是一本散文集,或者说是随笔集,每一篇随笔都是“我”在打猎的路途中的见闻。“我”是线索人物,就像鲁迅在《故乡》中的作用一样。大体上每一篇都专门描写一两个人物,有农民也有地主,有男人也有女人。基本上每一篇都用大量笔墨描绘景色。下面稍微摘抄下来一些。

河里滔滔滚动着蓝色的波浪,夜雾弥漫。(摘自《涅尔莫来和磨坊主妇》,中国人都说波浪是白色的。)

 

阳光似乎从未照临它那清凉的银白色泉水。(摘自《草莓泉》)

 

一颗傍晚的星星像被人小心擎着的蜡烛一样,悄悄闪烁着,在空中燃起。(摘自《百俊牧场》)

 

纷披的枝叶在高渺的天空中……和平嬉戏。(摘自《梅奇美人河的卡西扬》)

 

树叶在我头顶上轻轻响动着,光从它们的簌簌声中就可以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那不是春天充满快乐的颤抖,不是夏天柔和的细语和娓娓的长谈,不是晚秋羞怯而冷漠的絮叨,而是一种隐约可闻、令人昏昏欲睡的絮语声。(摘自《约会》)

 

白得像冬天太阳闪烁的寒光尚未触及的新雪。(《约会》)

 

我不知道睡了多久,但是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整个树林已充满了阳光,四面八方,透过欢乐地喧闹着的树叶可以看见点点仿佛在闪亮的灿烂的蓝天;云彩被大风吹散,已经消失了。(《约会》)

 

不过仔细想想,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周围就有更多更美的景色,自己不注意而已,“不是缺少美,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猎人笔记》对人物的描写也很美很逼真。

 

表情可以像“薄暮的天空”。

(卡利内其)那神情是那么柔和而开朗,就像薄暮中的天空。(《黄鼠狼和卡利内其》)

 

一个无耻的男青年。

他的脸红润而细嫩,带着一种厚颜无耻的神色,据我观察,这种类型的脸几乎总是为男人所恶,却不幸常常博得女人的垂青(女同胞们警惕)。他那粗野的面孔显然竭力想装出一种轻蔑和厌倦的表情;他不断眯起他那本来就很小的灰白色小眼睛,皱紧眉头,挂下嘴角,故意打哈欠,带着一种漫不经心却又不大自然的放肆神气时而伸手理理卷的很得意的火红色鬓发,时而捻捻翘在厚嘴唇上方的黄胡子——总之,那样装腔作势着实叫人无法忍受。

……像土耳其皇帝一样摊手摊脚地躺着,带着宽宏大量的耐心和降尊纡贵的神气接受她的崇拜。(《约会》)

 

一个可悲可悯的庄稼汉。

庄稼汉带着苦笑对我们说了这段经历,好像说的是别人的事,可是他那眯细的小眼睛里噙满了泪水,嘴唇哆嗦着。(《草莓泉》)

 

眼神。

眼睛里出现一种无所顾忌的快乐心情。(《彼得·彼得罗维奇·卡拉塔耶夫》)

她背着阳光站着,全身黑魆魆的,仿佛用乌木雕成。(《切尔多普哈诺夫的结局》)

 

《孤狼》里有一句话描写一个外号孤狼的农奴(他是个矫捷高大、忠于职守的守林人)是这么说的:

即使在午夜,他也会像雪花一样落到你头上,你别想抵抗。

这句话说的简直是个轻功了得的武林高手,仿佛西门吹雪做了捕快。

 

名家对世事、对社会人生总有深刻的思考,所以名著里总有些警句。

任何不幸都是可以忍受的,天下没有走不出的逆境。(《我的邻居拉季洛夫》)

越是没有身份的人就越要洁身自好,否则只会自取其辱。(《独院小地主奥夫夏尼科夫》)

 

在这二十五篇文章中,我最喜欢的是《百俊牧场》和关于切尔多普哈诺夫的故事。

《百俊牧场》讲得是,夜里,在一片辽阔空旷的草地上,一群看守马群的农家孩子围着篝火讲鬼故事的情境。我喜欢夏夜在星空下聚谈,或者在野外篝火边,或者在房顶上;我喜欢鬼故事。

关于切尔多普哈诺夫的故事有两篇,《切尔多普哈诺夫和涅多皮乌斯金》和《切尔多普哈诺夫的结局》。切尔多普哈诺夫的故事是性格悲剧。他是一个暴躁、精力旺盛,却又耿直、见义勇为、傲然不群的人,是一个破落的地主。他的爱与同情如太阳一样热烈纯粹,他的憎恶与恨如雷霆风暴席卷一切。他一旦深爱上一个女人,在那负心的女人面前却与所有的可怜人一样软弱可欺。后来丢失了支撑他精神的爱马,他如丧失了魂魄,倾家荡产去寻找。发现几年风尘仆仆寻找回来的不是那一匹,他就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