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被爱——品味《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刚进大学初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就喜欢上了这个故事。后来发现自己与书中女主角有着相似的悲哀、相似的爱情观、相似的情感遭遇,就像找到了共鸣,便愈加喜爱了。之后还特意去找国外和国内改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同名电影看,书也看了9遍,一次比一次感受深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让我更加坚信,世间上有这样一种爱情,可以无声无息,可以卑微无求到极致,她爱他却与他无关,她只求他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生活得平安快乐,她是他每年瓷花瓶里默默开放的白玫瑰,他从来不知道她,从来也不想去知道她;那样执着的一个女人,他是她的一切,是她的全部生命;而在他的人生中她只是一团模糊的影子,犹如每天空中掠过的云影,每天都在,却从不曾在意。
现代社会浮躁异常,当我们习惯了太多的逢场作戏,太多的虚情假意,有一天,我们终于开始怀疑一切。问:爱情真的存在吗?真的有什么人值得我爱吗?有一聪明人如是说:“爱情只是人们来到人间参与的游戏,你不够执着,自然没有参与的快乐,你太执着了,却又只能感受到紧张不安的痛苦。所以你需要有一种圆融通达的处世智慧,这样你就可以悠游人世,既享受欲界之快乐,又不必忍受人间情感的苦难。”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要的就仅此而已?甘心放弃寻求真爱?世间有什么比失去信念更可怕的呢?
世间普通人,都觉得被爱比爱人要快幸福些,却有智者说:爱人比被爱有福。上帝总是和爱人的那一方在一起,而不是在被爱的一方那里。
徐静蕾说,故事里的女人是幸运的,因为她选择了她自己想要的,她的一生,是她自己的安排,她拥有了她自己认为的最大的幸福。
从前以为,那个男人很不好,因为他热情而健忘,多情却不专情,也认为,那个男人是幸运的,他何德何能,却拥有这世界上最纯粹的爱情。后来,却终于明白,那个男人也是可怜的。因为他从来不知道自己想要一种怎样的幸福,如同所有平凡的浑浑噩噩的庸人,他从未感受过幸福的深度与广度,就如同他食用的美味虽广却只是浅尝辄止,床第之交的伴侣虽多却不曾深刻铭记,虽然经历情感却如蜻蜓点水,无法触及生命温暖的心灵深处。
记得有人问作家张晓风:我们怎样才可以爱一个人而不受伤?张晓风说:“受伤,这种事是有的——但是你要保持一个完完整整不受伤的自己做什么用呢?” 人生在世,一颗心从擦伤、灼伤、冻伤、撞伤、压伤、扭伤乃至到内伤,哪能一点伤害都不受呢?如果爱和关怀就必须包括受伤,那么就不要完整,只要撕裂。基督不同于世人的,岂不就是那双钉痕宛在的受伤的手掌码?
所以,我终于明白了那句先哲的话:上帝,总是和爱人的那一方在一起,而不是在被爱的一方那里。至大至深的情感,都是包含着深邃的痛苦的。而这痛苦的承担,本身就需要一颗天使的心。
被爱的幸福,是浅层次的一种愉悦;而爱人的痛苦,却是最深层的一种心灵盛宴,为人类所独有,因此高贵、骄傲,且不朽。
电影视频: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外国版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2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3 外国版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徐静蕾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