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程之超级预制场

标签:
港珠澳大桥超级工程预制场 |
分类: 有感而发 |
港珠澳大桥横跨珠江口伶仃洋,连接珠海、澳门、香港,全长约50公里,其中主体桥隧工程全长约35.6公里(海底隧道全长5.94公里),总投资约770亿人民币,被中外媒体称为世纪超级工程。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由提前预制好、用浮坞和拖轮运至现场的33节沉管(每节沉管长度180米,每节重量高达7.8万吨,媲美超级航母)在最大水深40多米、淤泥厚达20多米的海底拼装连接而成,其技术难度堪称世界第一。
这次港珠澳大桥参观,老塔从珠海香洲港搭乘万山客运公司的飞艇,经过约1个多时的航渡,登上毗邻香港的桂山岛,亲眼目睹了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沉管的预制厂,其规模之大、技术之先进、自动化程度之高,当之无愧于超级工程的超级预制场。
▼雄伟的港珠澳大桥效果图
▼桂山岛上的沉管预制厂总体布置图,完全是工厂化的流水作业形态
▼钢筋堆放场全室内,吊装搬运全机械化
▼利用数字化机床对钢筋进行弯曲、切割、焊接等加工作业,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
▼每节全长180米的沉管为了加工、预制便利,又分为8节,每节22.5米,预制场里布设了两条流水线,流水线按照:绑扎底板钢筋——轨道输送——绑扎立板钢筋——轨道输送——绑扎顶板钢筋——轨道输送——内外模板就位——混凝土浇筑——封闭养生——张拉连接————轨道输送、移至水坞——浮运至安装现场等工序作业。
下图为底板钢筋绑扎,绑扎完成后就通过底部预埋的轨道和千斤顶将其移送到下一个立板绑扎平台,原位置继续下一节的底板钢筋绑扎,以此类推,行成流水线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沉管预制的工厂化生产。
▼立板钢筋绑扎
▼顶板钢筋绑扎
▼已经绑扎完成的钢筋骨架
▼内外模板就位,四台大型混凝土浇筑布料机就位。
——这套沉管模板系统是德国设计的,全液压系统控制,先进程度世界第一,据说仅设计费就花费了人民币1000万元,整套成型模板造价1个亿。
▼仅22.5米的每小节沉管就需浇筑混凝土约3700立方米,四台大型混凝土搅拌站同时开机,搅拌完成的混凝土通过数台大型地泵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布料机中,保证沉管的混凝土浇筑一气呵成。
▼浇筑完成并达到养护强度的沉管,等待通过预应力张拉将八小节连接成一节。
▼连接完成,并已经移动到浅坞中的沉管。此时的沉管长度为180米,重量约7.8万吨,超过了一般的航空母舰!
▼移动到了深坞区的沉管与浮坞对接固定,随后在约二十条拖轮的护送下,经过约7海里的水中浮运,运抵海底隧道安装现场进行安装就位。
据沉管预制场的技术人员介绍,从2011年开工至今,他们已经在桂山岛上连续工作了5个年头,现在的全长5.95公里的海底隧道沉管已经预制安装过半,不久的将来,一桥飞架伶仃洋,港、珠、澳互联互通成一家的宏伟蓝图即将成为现实!
超级中国,超级工程,老塔为超级建设者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