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游记—风涨洱海之一

标签:
大理游记图片旅游 |
分类: 云游四方 |
大理,云贵高原上的一座古镇,白族人的聚居地,五朵金花的家乡。大理风光以苍山的雪,洱海的风最出名。旅游宣传片上,只见那山海相依,皑雪翠影,云烟变幻,海鸥翱翔,一派世外桃源风光,引人神往。
凌晨5点,夜色朦胧中,哐当了一夜的昆明至大理的旅游专列终于靠站了。睡的正香的团友被列车员催了起来,一个个哈欠连天地在昏暗的灯光里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摸出了站台。
一群身穿白裤白袄白帽的年轻姑娘打着小旗迎了上来,莺歌燕语,热闹非凡,原来是各个旅行社的地陪接站来了。
黑漆漆的车站广场上一顿忙乱,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呼朋唤友,各自找到了旗子站队。
半梦半醒中,回头给大理站留了个影。
我们的地陪导游姓李,一袭白族女儿装,身姿也婀娜,可惜了,一脸的雀斑。适合近视人的人欣赏,呵呵。
大理地接旅行社的算盘打的实在是精明,睡意未消的游客还没醒过神来,就被蒙道道的拉到了一处未记住名的酒店,稀里糊涂的填了填肚子。天还在黑着,也不让进房间休息,又被催促着爬上了旅游大巴,大理的游程就在黑暗中开始了。
有人提出异议,李导说此去洱海路途较远,时间紧张,去晚了要坐不上游船的,事后证明全是忽悠。
大巴车在夜色下空荡荡的街道上行驶,李导背倚着扶手,身子随着汽车的颠簸一晃一晃的,背起了导游词。可能是导游词太干巴,也可能是团友们尚未从疲倦中醒过神来,李导很遗憾的没有得到期待的掌声。呵呵,看来这帮人不好糊弄啊。
无论如何,通过李导的介绍,我们还是得知,大理风情旅游的主题是“风花雪月”之旅。
“风”为下关风,下关,大理的市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此地冷空气流速极快,风吹得特别强悍,大风时速达12~14米/秒,最大时速达28米/秒。一年之中,5到10月,如此大风天气竟有35天以上,故下关有“风城”之称;
“花”为上关花,传说上关有棵“十里奇香树”,花大如莲,香味胜过桂花,颜色呈粉白色,结的果实黑而坚硬,用作朝珠,故又称为“朝珠花”。此树虽然现在已踪可寻,但居住在上关的白族人爱花、养花已成习惯,而且花卉繁多,四季飘香;
“雪”为苍山雪,主要是指大理苍山山顶一年四季不化的积雪景象;
“月”为洱海月,每当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游人驻足洱海之滨,仰望苍穹,玉镜高悬,俯瞰洱海,波光嶙嶙,一个明晃晃的月亮在洱海中随浪摇曳,恰似瑶池落人间。
李导以自己为例,介绍说白族姑娘的服饰均以白色为主,衬以鲜艳的花边,极富民族特色。特别是其头饰,集“风、花、雪、月”于一体,直接表达了“风花雪月”之美。
白族姑娘头饰的左侧披着一束长长的白绒线,轻垂在胸前,人走线摆。微风轻拂,白绒线被飞扬撩起,尽显姑娘们的青春风采,是谓风;
天生爱美的白族姑娘用五彩的丝线,把山茶花、杜鹃花绣在自己的头饰上,花随人走,人伴花行,艳丽的鲜花把姑娘们红扑扑的脸蛋衬托得更加俏丽,是谓花;
白族姑娘头饰的顶端是一弯毛茸茸的白绒线,白得耀眼,可与苍山顶上的皑皑白雪相媲美,是谓“雪”;
整个头饰的形状呈月牙形,特别是那一弯五彩的花边,与倒映在洱海的一弯新月交相辉映,是谓“月”。
抓张在蝴蝶泉拍的白族姑娘的头饰图文并茂一下。
闲话少说,回到正题。
车不紧不慢的跑了不太长的时间,“嘎”的一声,停在了一处灯火通明的建筑前,原来是洱海旅游码头到了。此时尚不到六点半点,天还是黑乎乎的。
风确实大,人站在室外被冰冷的风吹的直哆嗦,纷纷跑进了候船室。
候船室里里外外无事所所的徘徊了半个多小时,将墙壁上的每一张大理旅游招贴画都看了N遍。
一拨拨的游客陆陆续续的被载了过来,候船室里热闹了起来。
东方的天空开始放亮,一抹红霞慢慢的弥漫开来。风吹着一朵朵浮云飞快的掠过桔红色的天空。
八点了,游客陆续开始登船,游船装饰极具特色,船首一条昂首的龙头栩栩如生;船舱分三层,皆为琉璃飞檐,一、二层为散席、包间,可以休息、观景、娱乐,三层为民族风情表演厅。
站在甲板走廊上环顾四周,风掠过窄窄的港湾,掀起了水波荡漾,霞光倒映在水面上,像极了一幅淡抹的缤纷水彩画。
一声长笛,马达轰鸣,满载的游船划破了水面的五彩缤纷,一朵朵浪花在船舷边飞扬了起来,抛洒在船尾的后边。
太阳升起来了,天空变的蔚蓝,风势随着船速的加快在不断的加大,迎风挺立在船头,一股股的强劲的凉意剧烈地拍打着脸颊和胸膛。
一座连绵无边的高山耸立在船的西边与洱海始终如影相随,巍峨苍峻的山峰深处飘飞来形状千奇百怪奇的云雾,汇聚在洱海的上空,蓝天白云与山海相映,山更苍翠,海更碧玉。
李导说,此山就是闻名遐迩的苍山。
洱海实际不是海,它是巍峨的苍山脚下的一个形若耳状的湖泊,依当地的习惯,称湖为海子,因之称其为洱海。
洱海集纳了苍山十八溪之水,形成了南北长41.5公里,东西最窄3公里,最宽9公里,最深20.5米,总库容22.8亿立方米的的浩瀚长湖,湖畔是碧绿的农田和星罗棋布的村庄,挺拔苍绿的苍山峰峦叠嶂,山顶上片片变幻着的云彩如天马行空,倒映在晶莹剔透的海子里,构成了一幅绚丽的图画。
好一个苍山洱海,相得益彰!缺其一,不成美也。
等等,好像不对啊!苍山雪在那里哪?
李导遗憾的告诉我们,由于全球气候的变暖,云贵藏高原的雪线在向西退移,最高海拔4122米的苍山十九峰现在临洱海的诸峰已经没有终年不化的积雪了。
没有了皑皑白雪,那就欣赏这高山碧水蓝天流奇云吧。
船离港了不久,表演厅的演出就开始了,因为人多厅小,表演是分场次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