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个人名片设计》教学设计

(2013-04-01 07:46:14)

《个人名片设计》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第四单元《小设计师——综合任务3》的第一节。是学生在掌握了word和“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之后,对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范例欣赏,制作一张体现个性的名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复习页面设置、文本框、艺术字、图片的操作方法,了解名片的设计元素、设计过程,给自己制作一张名片。

2、方法与过程:以自制的主题网站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架,通过引导学生对范例进行分析,明确名片的制作思路,学生借助“素材库”中的素材以及“助你成功”中的一些重点点拨,制作出自己的名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好的名片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三、教学重点:

运用“word”、 “画图”等软件为自己制作一张名片。

四、教学难点:

使文字、图片等搭配和谐,制作一张有个性的名片

五、教学方法:

情境激趣法、自主探究法、重点点拨法、任务驱动法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一直都非常欣赏我们咱们班,因为我知道,你们每个人都是最出色的孩子,现在老师特别想了解你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谁愿意做一下自我介绍?

请同学们做自我介绍。

刚才三位同学的介绍既精彩又具体,可是如果我们一一介绍那就太慢了,想一想谁有好办法,能让老师对你们的情况都有所了解?

学生自由畅谈个人看法。(写一个通讯录、每个人设计一张名片送给老师,我们的问题就解决了。)

你的办法非常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个人名片设计”。

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为自己制作一张名片。

板书:个人名片设计

(二)范例赏析,明确思路

1、欣赏范例,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点击桌面上的“名片设计学习网站”快捷方式,进入我们的主题学习网站。

让学生进入“范例赏析”网页,欣赏四张名片,同时思考:

(1)这四张名片是用什么软件制成的?

(2)名片中一般都交代哪些信息?

(3)制作过程大致分为哪几步?

2、全班交流

随机板书:

软件:word、画图……

元素:文字、图片……

3、引导学生明确制作步骤

四张名片的风格不同,但是制作步骤大致差不多,下面我们就以word为例,共同讨论一下名片的制作过程。

引导学生交流,并总结板书

步骤:页面设置

插入文本框

配置图片

(三)大显身手,自由创作            

1、布置任务

欣赏了四张学生的名片,了解了名片的一般制作过程,同学们现在有信心制好自己的名片吗?那老师现在就给你们大显身手的机会。

进入“大显身手”网页,指生读创作要求。

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完成任务,老师准备了“素材库”和“助你成功”网页。教师介绍网页中的相关内容。

2、学生自由创作

在学生进行创作时,教师巡视指导。

当有学生创作完成后,可以提示学生看看“知识链接”网页,了解一下名片的起源发展史、现在的名片、递送名片的礼仪。

(四)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1、组内评价

每一排为一小组,互相欣赏作品!边欣赏边选出本组的最佳设计师。

2、全班展示评价

教师转播小组最佳设计师的作品。

设计者说一说设计思路。其他学生评价。

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

(五)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都做了一次设计师,给自己制作了名片。通过你们设计的名片,老师对你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家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小学毕业了,就要离开母校了,有时间可以给母校、给班集体、给教过自己的老师设计名片,留作纪念。

希望同学们学好信息技术知识,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

(六)附板书设计:

个人名片设计

元素:文字、图片……

软件:word、画图……

步骤:页面设置

插入文本框

配置图片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在谈话导入环节,我通过师生的互相介绍,引出名片,进而让学生了解名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范例赏析环节,让学生自己欣赏四张不同风格的名片,通过讨论交流,明确名片的制作思路。大显身手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制作素材,还有一些风格各异的名篇佳作,供学生借鉴使用。如果遇到问题,学生还可以参考“助你成功”中介绍的相关方法进行解决。这样学生制作出的名片形式就比较灵活了。展示交流环节,学生通过互赏互评,得到了共同提高,尝到了收获的乐趣。最后的拓展环节,为学生留下了创新发展的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