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及量刑标准
(2010-12-01 16:51:49)
标签:
知识产权刑事立案标准假冒注册商标立案标准杂谈 |
分类: 知识产权 |
表一:中国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立案标准[1]
罪名 |
立案标准 |
假冒注册商标(1种) |
非法经营额>5万元 |
违法经营额>3万元 |
|
假冒注册商标(2种以上) |
非法经营额>3万元 |
违法所得额>2万元 |
|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 |
销售金额>5万元 |
尚未销售,货值金额>15万元 |
|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1种) |
侵权商标标识>2万件 |
非法经营额>5万元 |
|
违法所得额>3万元 |
|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2种以上) |
侵权商标标识>1万件 |
非法经营额>3万元 |
|
违法所得额>2万元 |
|
侵犯著作权 |
非法经营额>5万元 |
违法所得额>3万元 |
|
违法复制品>500件 |
|
销售侵权复制品 |
违法所得额>10万元 |
尚未销售,货值金额>30万元 |
|
侵犯商业秘密 |
权利人损失>50万元 |
违法所得额>50万元 |
|
权利人破产 |
表二:知识产权罪量刑标准[2]
罪名 |
三年以下有期徒期或拘役 |
三至七年有期徒刑 |
假冒注册商标(1种) |
非法经营额>5万元 |
非法经营额>25万元 |
违法经营额>3万元 |
违法所得额>15万元 |
|
假冒注册商标(2种以上) |
非法经营额>3万元 |
非法经营额>15万元 |
违法所得额>2万元 |
违法所得额>10万元 |
|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 |
销售金额>5万元 |
销售金额>25万元 |
尚未销售,货值金额>15万元[3] |
|
|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1种) |
侵权商标标识>2万件 |
销售或制造注册商标标识>10万件 |
非法经营额>5万元 |
非法经营额>25万元 |
|
违法所得额>3万元 |
违法所得额>15万元 |
|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2种以上) |
侵权商标标识>1万件 |
销售或制造注册商标标识>5万件 |
非法经营额>3万元 |
非法经营额>15万元 |
|
违法所得额>2万元 |
违法所得额>10万元 |
|
侵犯著作权 |
非法经营额>5万元 |
违法所得额>15万元 |
违法所得额>3万元 |
非法经营额>25万元 |
|
违法复制品>500件 |
违法所得额>15万元+违法复制品>5000件 |
|
销售侵权复制品 |
违法所得额>10万元 |
|
尚未销售,货值金额>30万元[4] |
|
|
侵犯商业秘密 |
权利人损失>50万元 |
权利人损失>250万元 |
违法所得额>50万元[5] |
|
|
权利人破产[6] |
|
[1] 此表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2008年6月25日颁布)第26条、第27条,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2010年5月7日颁布)第69-72条的规定制作。
[2]
此表根据2004年12月8日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2007年4月4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
[3] 根据新的立案标准增加的量刑条件。
[4] 根据新的立案标准增加的量刑条件。
[5] 根据新的立案标准增加的量刑条件。
[6] 根据新的立案标准增加的量刑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