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素:三种单纯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你呢?

(2018-06-11 15:52:43)
标签:

罗素

分类: 边读边想

       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我为什么生活


对爱情的渴望,

对知识的追求,

对人类苦难

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这三种单纯

而极其强烈的激情

支配着我的一生。

这些激情犹如狂风,

在深深的人生苦海上,

肆意地把我东抛西掷,

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渴望爱情,

因为它叫我销魂,

它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

愿意为了几小时的快乐

而牺牲生活中的其他一切。


渴望爱情,

是因为它解轻我的孤寂

——那是一颗颤抖的灵魂,

沉受世界边缘之外的冰冷,

望着无底深渊的可怕孤寂


渴望爱情,

是因为在爱的结合中,

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

曾经想像过的天堂。

这就是我所寻求的。

尽管凡人的生活

似乎还不配享有它,

但是,这毕竟是我

终生要寻求的神奇。


我以同样的热情追求知识。

我渴望理解人类的心灵。

我渴望了解星辰为何灿烂。

我还试图弄懂

毕达哥拉斯学说的力量,

是这种力量使我

在无常之上高居主宰地位。

我在这方面略有成就,

但是并不多。


爱情和知识只要存在,

总是向上导往天堂。

但是,同情心又

总是把我带回人间。

痛苦的呼喊在我心中回荡。

孩子们受饥荒煎熬,

无辜者被压迫折磨,

孤弱无助的老人在

自己的儿子眼中变成累赘,

以及世上触目皆是的

孤寂、贫穷和痛苦

——这些都是对人类

应该有的生活的嘲弄。

我渴望能减少罪恶,

但是我却无能为力,

于是我也深感痛苦。


这就是我的一生。

不管怎么样

我觉得这一生是值得活的。

如果真有可能

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将欣然重活一次。

 


 伯特兰•罗素(1872—1970)是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者,也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罗素也被认为是与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一同创建了分析哲学。他与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对逻辑学、数学、集合论、语言学和分析哲学有着巨大影响。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海域特别说明:参阅几个版本,做了点文字改动。作者诗一般的语言,让我忍不住把散文的排列,变成了诗行排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