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域大世界
海域大世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986
  • 关注人气:1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求多如意,但有半称心,这才是最理想的幸福生活

(2018-05-12 17:44:59)
标签:

半称心

分类: 边走边谈
不求多如意,但有半称心,这才是最理想的幸福生活


*半称心才是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在杭州灵隐寺中有这样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这副对联语言朴素直白,却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明末清初的硕学鸿儒李密庵写有一首《半半歌》:“看破浮尘过半,半字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全诗出现了40多个“半”字,句句在理,如同“半称心”一般,奉劝世人活得从容、大度、豁达。

林语堂十分欣赏李密庵用生花妙笔在其《半半歌》里所描绘出的那种知足常乐、随遇而安、自然舒适的生活态度,认为这是“中国人所发现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晚清“第一中兴名臣”曾国藩可谓深谙此道。他常诵的格言是“盛世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常求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并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求阙斋”,意在持满戒溢,知足自省。

他在平定太平天国、位及人臣、功勋显赫时,毅然自裁湘军,功成身退。既保全了自己,又消除了朝廷的顾虑,最终为自己谋得了握有实权的两江总督一职。在55岁时,他上疏请求解除一切职务,注销爵位,提前退休,在宦海沉浮、毁誉参半中成就了自己的千古英名。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希望万事如意,其实,这只不过是人们的美好祝福,而凡事只求“半称心”的人,往往容易求得幸福和快乐。如果事事都求完美,都要求称心如意,那只能使自己陷入痛苦与无奈之中。

凡事只求半称心,因为上苍不会让所有的幸福和快乐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杨绛说:“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获得了金钱未必能拥有快乐;拥有快乐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即便是拥有健康,也未必一切如愿以偿。”这段话恰恰是对“半称心”的概括和总结,富含人生哲理。

“半”字之道,寓意深邃。细细品琢,耐人寻味。酒半酣美,花半吐媚。半即适度,适度为美。智者悟之,益增其慧;愚者效颦,更添其味。

凡事只求“半称心”,尤其是已到迟暮之年的老年人,更应该把琐事看淡,眼界放远,心平气和地追求“半称心”的生活。因为追求“半称心”的生活,不是无奈和消极,而是一种豁达和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