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老子的“以百姓心为心”,不要认为仅是对为官者的提醒!
(2016-07-23 11:19:07)分类: 道学 |
千古名句“以百姓心为心”,
我一直以为老子只是给
君王或统治阶层治国的提醒和告诫。
其实,老子的这句名言,
更是赠给圣人的立身治世之宝。
人人皆可为圣人,
人人都应“以百姓心为心”,
这对今天的治国安邦、复兴中华,
该有多大的意义啊!
【原文与语译对照阅读】
圣人常无心,
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
德善。
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
德信。
圣人在天下,
歙歙(xi隙)焉,
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
圣人皆孩之。
【阅读提示】
【学习老子的智慧】
·对善者与信者很好,人人都容易办到;对不善者与不信者同样很好,一般人就难以办到了。人们在相互关系中,一般常常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常常是“既然你对我不仁、莫怨我对你不义”……这样就从小纠纷升级到大仇怨,其结果不是你败我伤,就是两败俱伤。圣人就不同了,他对不善不信之人,相信他的善良和诚信本性可以复活,于是付之以更大宽容与博爱;看到了他可怜的一面,于是更愿用心去关爱与帮助,其结果不仅化解了人际矛盾,还促进了善良和诚信的扩展,同时也成就了圣人自己。老子的这个大智慧,绝不只是为政者才可具备,只要我们舍得修炼,人人都会具备。
·既然“以百姓心为心”是针对圣人说的,而人人皆可为圣人。为了便于实践,我以为可以把“以百姓心为心”具体化为“以对方心为心”。名言“己所不欲、无施于人”,谚语“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都包含了同样的意思。当今,政界的贪污腐败、不为妄为,商界的假冒伪劣,民间的滋事纠纷,单位的扯皮低效,家庭的不团结……很多问题的出现,其根源都出在各种人群关系的双方,都太缺乏“以对方心为心”。无论为官者或是普通百姓,无论上级或是下级,无论老板或是员工,无论商家或是顾客,无论丈夫或是妻子,如果大家都能“以对方心为心”,不为私心争来斗去,人人都在为他人的过程中,实现着自己的意愿,那该是多智慧和谐的人生,多理想幸福的社会!
·善:不仅是指人们常说的“与人为善”的善(心意),而且是指一个人的合道之品德、帮助成人之美的言行。
·德:假借为“得”。
·歙歙:收敛主观意志、偏见、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