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大剁辣椒酱

(2010-10-02 16:30:51)
标签:

红辣椒

豆豉

大蒜

食盐

三花酒

分类: 操作备忘

我们夫妻俩辣味相投,从小皆嗜辣椒酱如命。成家后每年金秋时节,总要选购上乘的红辣椒、大蒜和豆豉,精心地剁好加上三花酒密封装入坛内。于是乎,餐桌上少不了有那么一碟香喷喷的辣椒酱,即便是出差也忘不了带上一小瓶。

大概是那个年月没什么东西可吃,或许是自家剁的特别味美及遗传基因的缘故,两个孩子自幼对辣椒酱情有独钟。在外地求学和工作后,我们托人捎带或到邮局发包裹的物品中,辣椒酱是重中之重。外地的同学及同事尝到我们的辣椒酱都赞口不绝,考虑到各地各人对辣的承受度不同,孩子们同时还备有瓶装的黄豆酱,来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只吃辣椒酱、两酱随机混合吃或仅吃豆瓣酱。据说人人各取所需,都吃得很开心。

今年中秋节一过,我们按照既定的方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辣椒酱制作工程。

做辣椒酱的原则之一是选好料。正是红辣椒上市的旺季,我们在一个小的菜市场遛了一圈,卖辣椒的有几个,但基本合意的只有一摊,长形的圆型的都有,红得很艳,也还新鲜,可惜数量不多,逐个选了好一阵,才购得3斤多。随即到旁边的小店买豆豉,我取一粒放嘴中尝之,觉得其味怪异,疑已变质,没要。在一大商场见那里的豆豉油黑发亮,尝一颗香甜味爽,于是叫售货员称了3斤。至于大蒜,妻子未雨绸缪早已备下呈微红色的一小篮。

回到家中,妻子将洁净的毛巾在大盆内浸水拧干,仔细地擦拭辣椒,期间不断地搓洗毛巾并更换盆里的清水,然后置户外把水气晾干。这是传承先辈们的教诲:作酱用的辣椒切不能用水冲洗,也不可粘上油,方能贮藏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其味不变。为了剁时的快捷和轻而易举地切碎辣椒籽,我将两把菜刀磨得锋利无比。

过去传下来的做法是:红辣椒剁细至八成时加入豆豉,九成时加入大蒜和盐一起剁,这样豆豉和大蒜都细得如泥。结果开始吃时可见红白黑三色,随着时间往后,渐渐混为一色,香味虽依旧,可观瞻不如前。近年我们采用三种原料分别剁至适当的粒状,再加酒搅拌均匀,存放若干时日后色泽依然爽眼。传统用的是桂林三花酒,我们曾用汾酒和其他名酒,弄成的辣椒酱味道就不正宗了。现在新出多种三花陈酿,价格不菲,喝起来略带甜味或其他香型,我还是老老实实地用正宗米香型高度桂林三花酒为妙。就这样当晚就把3斤多红辣椒和相应的豆豉、大蒜剁成了辣椒酱。

前些年我们曾在小部分辣椒酱中拌入子姜或刀豆,吃起来别有风味,因其老的难嚼,嫩的放不久,只是偶尔为之。到朋友家做客,亦吃过不少辣椒酱,有的与我家不相上下,有的别出心裁做时放入五香粉、花椒,或者添加十三香、鸡精之类的调料,吃起来怪怪的总不是滋味。我们还是照老一套行事罢。

言归正传,次日我们来到郊外的农贸市场,一见细长型的红辣椒便喜出望外,新鲜得一折就断,立即买下8斤。剁辣椒酱的红辣椒可大有讲究:尖而短圆的指天椒虽好但籽太多,壮实的牛角椒肉质肥厚水分过重,细长型的按物理学之说横断面的圆心小,辣椒籽就少,因而为最佳。

将辣椒擦拭、修剪晾干的前期活动完成后,妻子继续将大蒜去皮,我又进入了战斗状态。如果说昨天是小试牛刀,那么现在则是大打出手了。       

我先把红辣椒切成片状,待集有大半砧板后,便剁将起来,先是单刀,接着是双刀,“哒哒哒哒”地忙个不亦乐乎。

一个回合过后,妻子惜我劳累辛苦,把电动高速加工机安放好,叫我用来代替菜刀。这玩意制果酱果汁、碾粉、打豆浆等快捷高效,要把红辣椒打成细细的小块,就不尽人意了。既然她一遍好心,就再试试吧。

将一盅切成短片的辣椒通电一打,又同前年一样令人哭笑不得:一些打成了浆,而一些反复再打,都比我人工操作的粗大得多。最不能容忍的是辣椒籽毫发无损,白白一粒成遍,十分扎眼。这也难怪,辣椒中向阳长的会比背阳生的要硬朗,同一辣椒头尾和各侧面的刚强与脆弱也不一样;而加工机飞速旋转起来其刀片的切割力对它们一视同仁,便呈现上述强的稍损毫毛、弱的溃不成军状况。至于辣椒籽,自持圆滑善躲,一粒粒遛之大吉。手工剁则不然,舞刀者凭慧眼,可放过已经碎小的,把大片的或剁或切使之就范。锋利的刀对辣椒籽绝不心慈手软,毫不客气地破而碎之。它完好时坚硬,嚼起来费力而无味,一旦破碎经过浸泡,吃起来就柔软了,细品,还可领略到其仁的清香。

为此,我请妻子收起加工机,继续操刀上阵,一鼓作气把其余红辣椒切剁完毕,并将豆豉和大蒜按要求斩成所需的颗粒。我们连夜把三类半成品混合加酒搅拌盖好,然后洗漱就寝。

第二天早上,妻子把辣椒酱装入昨天洗净吹干了的各色各样大口玻璃瓶中(早已不用坛坛罐罐,而是载入食用过的蜂蜜、巧克力酱、果酱及咖啡的空瓶中,也算是与时俱进吧),装的过程中,不时从门外传来“好香的辣椒酱啊”赞扬声,两人心中便觉享受到了胜利者的高兴和愉悦。

计共用去红辣椒11斤多(45元)、豆豉3斤(15元)、大蒜5斤(30元)、三花酒8两(13元)、食盐2斤(3元),合计人民币106元。大大小小共9瓶。

就这样,我们结束了这场制作辣椒酱的战役。

 

http://s3/bmiddle/5f7d6ca4g919ed8938c82&690       图1  制作辣椒酱的原料:红辣椒、大蒜、豆豉、食盐 三花酒

 

http://s10/bmiddle/5f7d6ca4g919ee4257f49&690                             图2  切  辣 

 

http://s15/bmiddle/5f7d6ca4g919eed86b66e&690           图3  高速电动加工机制作和人工切剁的效果比较

 

http://s2/bmiddle/5f7d6ca4g74f64d9bf4e1&690                           图4  双刀剁辣椒

 

http://s5/bmiddle/5f7d6ca4g919f0ee13194&690                          图5  切剁后的半成品

 

http://s10/bmiddle/5f7d6ca4g919f1e34e369&690                        图6  搅拌完工的辣椒酱

 

http://s5/bmiddle/5f7d6ca4g919f27b41054&690                           图7  大大小小共9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