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2010-05-01 17:29:47)
标签:
期末复习it |
分类: 计算机网络 |
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局域网层次的是( D )。
A.物理层
2.TCP的主要功能是( B )。
A.进行数据分组
C.确定数据传输路径
3.IP协议提供的是( A )类型。
A.面向连接的数据报服务
C.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
4.网桥工作于( C )用于将两个局域网连接在一起并按MAC地址转发帧。
5.Internet采用了目前在分布式网络中最流行的( B )模式,大大增强了网络信息服务的灵活性。
6.Internet上各种网络和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互相通信的基础是( D )协议。
A.HTTP
7.报文的内容不按顺序到达目的结点的是(D)方式。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虚电路交换
D.数据报交换
8.用于将MAC地址转换成IP地址的协议一般为( B )。
A)ARP
9.关于IPv6地址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IPv6地址为128位,解决了地址资源不足的问题
B.IPv6地址中包容了IPv4地址,从而可保证地址向前兼容
C.IPv4地址存放在IPv6地址的高32位
D.IPv6中自环地址为0:0:0:0:0:0:0:10
10.如果IP地址为202.130.191.33,屏蔽码为255.255.255.0,那么网络地址是( D )。
A.202.130.0.0
C.202.130.191.33
11.下面的安全攻击中不属于主动攻击的是( D )。
A.假冒 B.拒绝服务 C.重放 D.流量分析
12.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B )。
A.VPN
13.传统局域网中不常见网络拓扑结构是( D )。
A.星型
14.以下哪个应用是基于ICMP协议的应用?( B )
A.文件传输
15.与电路交换方式相比,分组交换方式的优点是( A )。
16.在计算机网络中( B )既隔离冲突,也隔离广播。
A.交换机
17.从逻辑功能上来看,计算机网络可分为以下两部分(D)。
C.数据通信网、服务器
18.TCP/IP网络类型中,提供端到端的通信的是(B )。
A.应用层
19.域名服务DNS的主要功能为(A )。
A. 通过查询获得主机和网络的相关信息
B.查询主机的MAC地址
C.查询主机的计算机名
D.合理分配IP地址的使用。
20. 以下给出的地址中,属于子网192.168.15.19/28的主机地址是(A )。
A.
192.168.15.17
C. 192.168.15.16
21.一般认为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三个,它们是( C)。
22.要把学校里行政楼和实验楼的局域网互连,可以通过( A)实现。
A.交换机
23. 某IP网络连接如下图所示,在这种配置下IP全局广播分组不能够通过的路径是( )。
A.
计算机P和计算机Q之间的路径
B. 计算机P和计算机S之间的路径
C.
计算机Q和计算机R之间的路径
D. 计算机S和计算机T之间的路径
24. 网络地址156.25.0.0/16的广播地址是(A)。
A)156.25.255.255
B)255.255.0.0
C)156.25.0.255
D)255.255.255.255
解答:广播地址为全1,因为主机位数为16位,所以后16为全1,所以选择A。
二、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技术是 计算机和 通信技术的结合。
2.试列举四种主要的网络互连设备名称:中断器、集线器(HUB)、网桥和路由器。
3.按交换方式来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 和 分组交换网三种。
4.静态路由选择按某种固定规则进行路由选择,可分为 泛射路由选择、
固定路由选择和
5.网络协议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指语义、语法、时序
6.局域网常用的拓扑结构有总线、星形和环形三种。著名的以太网(Ethernet)就是采用其中的总 线结构。
7.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网络可分为城域网、广域网和局域网。
8. 网络的传输方式按信号传送方向和时间关系,信道可分为三种:单工、半双工和双工。
9. 以太网的功能模块包括两大部分,相当于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功能。
10. 在Internet中,用于联接网络的设备称为网关或IP路由器
11.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的界面和桥梁是OSI模型中的网络层。
12.当数据报在物理网络中进行传输时,IP地址被转换成物理地址。
13.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在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
14.136.78.48.16是B类IP地址,若子网掩码为255.255.252.0,则该地址的子网号是0.0.252.0,主机号是0.0.0.100
15.最常用的差错检测方法有奇偶校验和差错校验等。
16.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有线介质中的双绞线分为屏蔽双绞线与非屏蔽双绞线.
17.将数字数据调制为模拟信号,常用的调制方法有调幅、调频和调相位.
18.我国的顶级的域名是.cn。
19.“好消息传播得快,而坏消息传播得慢”是RIP协议的特点。
三、名词解释
【复】1. 网络协议
答:网络协议:就是为进行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 标准或约定的集合。协议总是指某一层的协议,准确地说,它是对同等层实体之间的通信制定的有关通信规则和约定的集合。在计算机网络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守网络协议。这些协议明确规定交换数据的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
【复】2. 流
答:具有同样的源 IP 地址、源端口号、目的 IP 地址、目的端口号、协议标识符以及服务质量需求的一连串分组。
【复】3. 多路复用
答:多路复用:在数据通信或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传输媒体的带宽或容量往往超过传输单一信号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利用通信线路,可以利用一条信道传输多路信号,这种方法称为信道的多路利用,简称多路复用。
【复】4. 同步传输
答:在同步传输模式下,资料的传送是以一个资料区块为单位,因此同步传输有称区块传输。在传送资料时,须先送出二个同步字元,然后再送出整批资料,与非同步传输比较起来,同步传输的效率较高,因为其资料的传输是整批的,比起非同步传输一次一个字元,当然效率比较高了。
【复】5. DHCP
答: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它是简化主机IP地址分配管理的TCP/IP标准协议。
【复】6. 子网掩码
答:子网掩码:是32位二进制数,它的子网主机标识部分为全“0”。利用子网掩码可以判断两台主机是否在同一子网中。若两台主机的IP地址分别与它们的子网掩码相“与”后的结果相同,则说明这两台主机在同一子网中。
【复】7. 端口号
答:(Port Number)是存在于传输层与应用层的接口编号,它是用16个比特的地址来标识,如应用层HTTP协议的默认端口号是80,FTP协议的默认端口号是20/21等。需要指出的是,端口号具有本地意义,只用来标识本计算机应用层中的各进程,不同计算机中的相同端口号之间没有固定联系,实际上,端口是一个抽象的定位符。
【复】8. 硬件地址
答: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mac地址。802标准为局域网规定了一种48bit的全球地址,指局域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所插入的网卡上的地址。ieee的注册管理委员会rac负责分配地址字段的六个字节中的前三个字节。地址字段中的后三个字节则是由厂家自行指派,称为扩展标识符。
四、综合题
【复】1.简要说明电路交换和存储器转发交换这两面种交换方式,并加以比较。
答:A. 电路交换是一种直接的交换方式,它为一对需要进行通信的装置(站)之间提供一条临时的专用通道,即提供一条专用的传输通道,即可是物理通道又可是逻辑通道(使用时分或频分复用技术)。这条通道是由节点内部电路对节点间传输路径经过适当选择、连接而完成的,由多个节点和多条节点间传输路径组成的链路,例如,目前公用电话网广泛使用的交换方式是电路交换。
B.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又可以分为报文存储转发交换与报文分组存储转发交换,报文分组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又可以分为数据报与虚电路方式。分组交换属于“存储转发”交换方式,但它不像报文交换那样以报文为单位进行交换、传输,而是以更短的、标准的“报文分组”(packet)为单位进行交换传输。分组经过通信网络到达终点有2种方法:虚电路和数据报。
C.与电路交换相比,报文交换方式不要求交换网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条专用的数据通路,因此就不存在建立电路和拆除电路的过程。
【复】2.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答:a.为了方便用户,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资源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的共享。
b. 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c.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包括网络通信、资源管理、网络服务、网络管理和互动操作的能力。
d.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形成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复】3.简述什么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些常见的拓扑结构。
答: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通信线路和站点(计算机或设备)的几何排列形式。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网络、总线型网络、树型网络、环型网络和网状型网络。
【复】4.在无连接通信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答:面向连接的通信有三个阶段。在建立连接的阶段会发送一个请求来建立一个连接。只有连接成功建立之后,数据才能开始传输,最后的阶段是释放连接。无连接通信没有这些阶段,它只是发送数据。
【复】5.把十六进制的IP地址BF2F1588转换成用点分割的十进制形式,并说明该地址属于哪类网络地址,以及该种类型地址的每个子网最多可能包含多少台主机。
解答:首先把BF2F1588转换成二进制10111111.00101111.00010101.10001000,转换成十进制点分格式为191.47.21.136。从开始的两位10判断为B类地址。该类地址的主机号位16位,网络号为16位,则每个子网包含的主机数位2^16-2,减2的原因为全0和全1不作为主机地址。
【复】6.简述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
解答:CSMA/CD是一种使用争用的方法来决定介质访问权的协议,这种争用协议只适用于逻辑上属于总线拓扑结构的网络。 CSMA/CD的工作原理是:发送前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若空闲则立即发送数据。在发送时,边发边继续监听。若监听到冲突,立即停止发送。等侍一段随机时间(称为退避)以后,再重新尝试。
【复】7.计算机网络需要哪几方面的安全性?
答:计算机网络需要以下3个方面的安全性:
(1)保密性:计算机中的信息只能授予访问权限的用户读取(包括显示、打印等,也包含暴露信息存在的事实)。
(2)数据完整性: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只能被授予权限的用户修改。
(3)可利用性:具有访问要限的用户在需要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得到密文。
【复】8.因特网的域名结构是怎样的?
答:域指由地理位置或业务类型而联系在一起的一组计算机构成的一种集合,一个域内可以容纳多台主机。
在因特网上,任何一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都有一个惟一的层次结构的名字,即域名。域名由若干个分量组成,各分量之间用小数点隔开。
【复】9.试对TCP/IP的运输层的两个协议(UDP、TCP)进行比较。
1、
2、
3、
4、
5、
6、
7、
UDP就不是,它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发送端有数据包我就发送,不会去理会对端的承受能力和链路状况。
【复】10.从IPv4向IPv6过渡有几种方式,简要叙述过程?
答:目前解决过渡问题基本技术主要有三种:双协议栈(RFC 2893 obsolete RFC1933)、隧道技术(RFC 2893)、NAT-PT(RFC 2766)。
(1) 双协议栈 ( Dual Stack)
采用该技术的节点上同时运行IPv4和IPv6两套协议栈。这是使IPv6节点保持与纯IPv4节点兼容最直接的方式,针对的对象是通信端节点(包括主机、路由器)。这种方式对IPv4和IPv6提供了完全的兼容,但是对于IP地址耗尽的问题却没有任何帮助。由于需要双路由基础设施,这种方式反而增加了网络的复杂度。
(2) 隧道技术 ( Tunnel)
隧道技术提供了一种以现有IPv4路由体系来传递IPv6数据的方法:将IPv6的分组作为无结构意义的数据,封装在IPv4数据报中,被IPv4网络传输。根据建立方式的不同,隧道可以分成两类:(手工)配置的隧道和自动配置的隧道。隧道技术巧妙地利用了现有的IPv4网络,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使 IPv6的节点之间能够在过渡期间通信的方法,但它并不能解决IPv6节点与IPv4节点之间相互通信的问题。
(3) NAT-PT
转换网关除了要进行IPv4地址和IPv6地址转换,还要包括协议并翻译。转换网关作为通信的中间设备,可在IPv4和IPv6网络之间转换IP报头的地址,同时根据协议不同对分组做相应的语义翻译,从而使纯IPv4和纯IPv6站点之间能够透明通信。
【复】11.简述服务与协议的关系?
答:.① 服务是垂直的,协议是水平的。
② 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上层的实体通过服务原语来使用其下层所提供的服务。上层是服务用户,下层是服务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