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频率与量化级
(2009-04-09 00:22:22)
标签:
教育交流教育 |
1、采样过程:就是按一定的频率,即每个一小段时间,测得模拟信号的模拟量值。
2、量化过程:通过采样时测的的模拟电压值,要进行分级量化,按整个电压变化的最大幅度划分成几个区段,把落在某区段的采样到的样品值归成一类,并给出相应的量化值。
3、“采样频率”是指将模拟声音波形数字化后每秒钟所抽取的声波幅度的样本次数,其单位为kHz(千赫兹)。采样频率高低决定了声音失真程度的大小,为保证声音不失真,采样频率应该在40kHz左右。采样频率一般有三种,44.1kHz是最常见的采样率标准(每秒取样44100次,用于CD品质的音乐);22.05kHz(适用于语音和中等品质的音乐);11.25kHz(低品质)。对于高于48KHz的采样频率人耳已无法辨别出来了,所以在电脑上没有多少使用价值。
5kHz的采样率仅能达到人们讲话的声音质量。
11kHz的采样率是播放小段声音的最低标准,是CD音质的四分之一。
22kHz采样率的声音可以达到CD音质的一半,目前大多数网站都选用这样的采样率。
44kHz的采样率是标准的CD音质,可以达到很好的听觉效果。
4、量化数据位数(也称量化级、样本尺寸):量化位数是每个采样点能够表示的数据范围,常用的有8位、12位、16位等,8位字长量化(低品质)和16位字长量化(高品质),16 bit 是最常见的采样精度。
5、“采样频率”和“量化级”是数字化声音的两个最基本要素,相当于视频中的屏幕大小(例如800*600)和颜色分辨率(例如24bit)。
后一篇:声音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