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高手朱春煊
(2009-11-03 23:02:04)
标签:
杂谈 |
分类: 太极杂谈 |
真是玩太极的玩着看看
真不玩太极的看着玩玩
朱春煊如是说:一接点中求
(朱春煊)
如是说朱春煊:太极隐士---
朱春煊
——祝大彤
这样玩如何?
http://www.56.com/u31/v_MzcxMDUzOTY.html
如何玩这样?
http://bbs.pcpop.com/090620/5485867.html
一接点中求
一天早晨,汪永泉到杨少侯家的时候,杨少侯还没起床。汪永泉想,趁老师还没出屋,先在院子里走走拳吧,一来温习这段时间的功课,二来表示自己也算勤奋,没偷懒。他两趟拳走下来,自觉浑身舒坦,微汗待出,心中正有些得意,猛听得屋里一声喝:“练的什么玩意儿?进来!”汪永泉吓了一个激灵,赶紧三步并做两步进了屋。
杨少侯是个极有个性的人,当时号称京城太极第一大家。他很少手把手教拳,出手就走劲,让人直接体会,学员与他搭手往往鼻青脸肿,容易心生怨愤,半途而废。汪永泉也有鼻青脸肿的时候,但他牢记了爹的话,立志要学大先生功夫的核儿,因此经常自告奋勇给杨少侯做靶子表演推手,从不断被发中悉心体会太极内功之奥妙。
当然,实点也好,虚点也好,指的是内劲的方向,并没有某种固定的姿势动作。杨少侯能用二指点人发人,用二指接拳,并不是因为他练过铁砂掌、二指禅什么的,而是用二指点问对方的劲力,听清之后迅速一断,这时对方已经失中飘忽,再指出自己内劲本来要去的方向,来者“如球碰壁还”,所谓点断发。我们说的断弹、断冷,也是指的这种点断劲。只不过,这一切发生在极短的时间里,大家看到的现象就是来人被杨少侯用二指发出,以为有神,于是将太极功夫神秘化,复杂化;殊不知这是杨少侯经过多年潜心修炼而成,大家懂得了太极拳的一些道理,经过训练体悟,同样可以达到一定的高度。
太极隐士 朱春煊
朱春煊先生﹐生于1939年10月15日, 是太極拳大家汪永泉先生的入室大弟子朱懷元之子, 香港楊式老六路太極拳研究會顧問。
朱春煊先生從小聰明過人﹐頑皮好動惹事四鄰﹐常讓老父出面致歉﹑頭疼不已。朱春煊先生在家行四﹐被稱為“小四兒”﹐雖出身太極名門﹐但並不喜歡太極拳﹐也不好好練拳。因父親朱懷元名聲在外﹐交結廣泛﹐弟子眾多﹐家裡經常高朋滿座。大家在一起高談闊論﹐比拳劃掌﹐而“小四兒”則被喝令給客人端茶倒水﹐一旁伺候。雖不情願﹐但經過長時間耳濡目染的熏陶﹐“小四兒”竟不知不覺的走進了太極之門。
朱懷元宗師要求徒弟極嚴﹐站樁練拳不得馬虎。“小四兒”雖喜歡上太極﹐但生性受不得教條束縛﹐與師兄弟一起練功時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屢犯門規﹐以致父子沖突﹐被老父逐出了練功場所。
朱春煊先生不但沒有沮喪﹐反覺無比自由。從此﹐他像出了籠的鳥在師爺及眾多的師叔﹑師兄弟之間亂竄﹐不拘禮節﹐不恥下問﹐加上活躍風趣﹐竟博得眾人喜歡﹐尤其是師爺汪永泉的喜愛。
汪 公晚年腿腳不便﹐弟子們來看望時﹐他多是半躺著寒暄﹔只要聽見“小四兒” 朱春煊先生一進門﹐便眉開眼笑﹐硬是起床下地﹐往往第一句話就是﹕“來來﹐小四兒﹐搭搭手﹐摸摸﹗”﹐一聊就是半天。朱春煊先生是聰明人﹐當然清楚汪公的良苦用心﹐領會起來自然也就比別人用心十倍。師叔們對他也是鐘愛有加﹐不吝點撥﹔他的老六路架子居然不是跟老爹學完的﹐而是跟師叔學完的。
所謂“功夫在詩外”﹐ 朱春煊先生對太極拳有了自己獨到的體會。
有一次﹐朱春煊先生依舊去一位師叔的拳場串門﹐見很多師兄弟推手推得正歡﹐一時技癢﹐就與師叔的大弟子搭上了手。這一搭不要緊﹐無意中竟將師哥騰空放出﹐旁人不信﹐因為圈裡誰都知道朱春煊先生從不好好練拳﹐紛紛上來搭手﹐結果輕輕一搭﹐就被朱春煊先生一一彈出﹐猶如神助﹐眾人大驚﹔更驚的是朱春煊先生自己﹐他突然間覺得觸到了太極的靈魂。從此﹐在圈裡“小四兒”變成了“四哥”。
1996年﹐朱懷元宗師因年邁身體不適﹐拳場無人領軍﹐有離散之勢﹐他的許多學生﹑弟子都一致推荐朱春煊先生來組織練拳。朱春煊先生一生都在交朋識友﹐笑談人生﹐閑雲野鶴慣了﹐接手拳場後才深感莫大的責任。從此﹐他將全部精力用于探討﹑研究及教學之中﹐逐漸體悟到太極拳更博大﹑更深層的涵義。他將練功融入了日常生活﹐坐臥行走皆入動靜之機﹐從心所欲。
朱春煊先生願和廣大同仁們為太極的傳承做出自己的貢獻。
太极高手朱春煊——祝大彤
朱春煊,杨式太极拳家汪永泉先生的徒孙,为其大弟子朱怀元之子。朱春煊幼年,家与汪先生住宅咫尺,时常过去看师爷。师爷汪永泉跟前有不少弟子,学生来学拳,院子大,有练拳的,有站桩的,他最爱的是听汪老爷子说拳。回到家又听父亲给学生讲课说拳,听劲发人…...
春煊对传统太极拳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春煊和我很投脾气,他没有门户之见,我专攻吴式太极拳也没有门户偏见,我们聊起拳来十分投机。春煊言必提师爷在拳上的主张,从拳理中体验深刻,可谓“活学活用”。春煊常说:“太极拳本来很简单,被现在的人搞复杂了。”
春煊身怀太极拳松空绝技,待人谦虚,和善,只要说拳毫无保留。按他说的拳理操作,极易把握,以此法可以将春煊打出去。他笑着说:“你作对了,我就出去!”他给别人说拳,手把手试验,做对了,他便被打出去,这是一种美德,也是难能可贵之处。社会上常看到将人打出去从不说道理……他每天上午和晚上在工体练拳,凡认识的不认识的,来到拳场,有的说:“向朱老师学习”。他忙着笑笑说:“一块研究,多交流。”从不说“我教你”,“你不对”这种有伤对方自尊的话语。春煊为人平和,低调,从不说高深的理论,也不想独占太极松空绝技,敞开心扉,尽说修炼之法,怕你不懂,故反复介绍。
春煊说的拳理简单,用则灵。有一位朋友被对方掌推在胸上,推方用力推,防方晃动胸部以手力捋,力碰力僵持住。春煊见此情景忙过去笑着说:“太极可不是力气活,使这么大劲累不累?咱这太极拳是用意听说过吗,用意不用劲”,他想了想说,“哦,这是李亦畲大师说的。”说罢,请两位轮流象刚才那样用力推他的胸部,俩位都推了一次,谁也没敢推,手掌还没推上春煊的胸两只脚已经晃悠人往上冒,张着两掌发不出力。朱老师给他们解释说:“对方推你胸,你别想胸,你周围那么大的地方想哪儿他都得出去。”话语不多,这里边蕴涵着劲与松,力与空的深刻哲理。太极拳绝对“不是力气活”,春煊说太极拳是思想,一想便是。记得朱怀元大师不止一次对我说过关于推手的法则,他说:“对方扑来,周围都是你家的地方,你请他到哪边坐他便到哪儿去。这时你要是用力拉,用劲拽人家可不听你的。”太极推手就是这么简单。
与时俱金,简单,简捷,如果十年数十载练来练去练不好太极拳,内功不上身,你该改变思维方式,对太极拳重新认识。春煊认为传统太极拳的修炼,先解决修炼者对太极拳的认识上的烦琐,首要是“解决思想问题”,什么思想问题呢?凭多年与春煊接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朱春煊,杨式太极拳家汪永泉先生的徒孙,为其大弟子朱怀元之子。朱春煊幼年,家与汪先生住宅咫尺,时常过去看师爷。师爷汪永泉跟前有不少弟子,学生来学拳,院子大,有练拳的,有站桩的,他最爱的是听汪老爷子说拳。回到家又听父亲给学生讲课说拳,听劲发人…...
春煊对传统太极拳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春煊和我很投脾气,他没有门户之见,我专攻吴式太极拳也没有门户偏见,我们聊起拳来十分投机。春煊言必提师爷在拳上的主张,从拳理中体验深刻,可谓“活学活用”。春煊常说:“太极拳本来很简单,被现在的人搞复杂了。”
春煊身怀太极拳松空绝技,待人谦虚,和善,只要说拳毫无保留。按他说的拳理操作,极易把握,以此法可以将春煊打出去。他笑着说:“你作对了,我就出去!”他给别人说拳,手把手试验,做对了,他便被打出去,这是一种美德,也是难能可贵之处。社会上常看到将人打出去从不说道理……他每天上午和晚上在工体练拳,凡认识的不认识的,来到拳场,有的说:“向朱老师学习”。他忙着笑笑说:“一块研究,多交流。”从不说“我教你”,“你不对”这种有伤对方自尊的话语。春煊为人平和,低调,从不说高深的理论,也不想独占太极松空绝技,敞开心扉,尽说修炼之法,怕你不懂,故反复介绍。
春煊说的拳理简单,用则灵。有一位朋友被对方掌推在胸上,推方用力推,防方晃动胸部以手力捋,力碰力僵持住。春煊见此情景忙过去笑着说:“太极可不是力气活,使这么大劲累不累?咱这太极拳是用意听说过吗,用意不用劲”,他想了想说,“哦,这是李亦畲大师说的。”说罢,请两位轮流象刚才那样用力推他的胸部,俩位都推了一次,谁也没敢推,手掌还没推上春煊的胸两只脚已经晃悠人往上冒,张着两掌发不出力。朱老师给他们解释说:“对方推你胸,你别想胸,你周围那么大的地方想哪儿他都得出去。”话语不多,这里边蕴涵着劲与松,力与空的深刻哲理。太极拳绝对“不是力气活”,春煊说太极拳是思想,一想便是。记得朱怀元大师不止一次对我说过关于推手的法则,他说:“对方扑来,周围都是你家的地方,你请他到哪边坐他便到哪儿去。这时你要是用力拉,用劲拽人家可不听你的。”太极推手就是这么简单。与时俱金,简单,简捷,如果十年数十载练来练去练不好太极拳,内功不上身,你该改变思维方式,对太极拳重新认识。春煊认为传统太极拳的修炼,先解决修炼者对太极拳的认识上的烦琐,首要是“解决思想问题”,什么思想问题呢?凭多年与春煊接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1.
2.
3.
4.
5.
6.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