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铺路石
在沈阳,冬季无法修路。今年开春,市政府的“小巷工程”继续启动,还有好多主干线也正在改造。暑期,天热,沥青石子更热,烟雾很呛人,这些修路工的确很辛苦。
最近登录博客的时间少了,偶尔在网络上浏览一点摄影理论以及获奖摄影作品,企图超越一下自己前期的拍摄。说实话,因为视野、品位所限,超越自己很难。
刚鼓捣数码的时候,因为不懂摄影,所以只要镜头前有人就想按快门。然而,看了大师的理论,自己的胆量越来越小了,总是觉得视窗里的内容与理论要求相去甚远。也常常这样地扪心自问:我拍摄这个有价值么?是不是人家讲的“影像垃圾”?迷茫、困惑,也许是路上的必然。
没有理论指导,当然难以突破;理论框架多了,也会束缚手脚。摄影,因为科技而变得简单起来,好的作品却非常难以诞生。大师们的一组组优秀作品,有的是经过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深入才搞定的。好的作品,不仅仅需要在摄影本身上做很多付出,她更关乎摄影者在哲学、文学、艺术、逻辑、人品、爱心等诸多方面的修养水平,的确,“功夫在诗外”。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思索。
摄影理论的复杂,判定标准的派别之争,有时令人难以是从。拍下的究竟是作品还是垃圾,自己无法判定;但我自己内心有一条“内控标准”,那就是:这幅片子,能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因为一百年后,随着相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很轻易地拍下一朵比现在更漂亮的荷花;但是,有些随着历史而逝去的镜头,早已无法拍到了。于是,问题似乎简单了,“拍给未来”,那就先这样定下来,为了解放自己O(∩_∩)O~
2
3
4
5
6
7
基础
(架桥打基础用的钢筋笼)
8
修路工人的午休
9
同上
10
本图以及下图,拍摄于沈阳市府广场南侧。他们是东北第一高楼的(300多米)的建设者们在午休。
11
12
建筑工的午餐(p12~15,拍摄于浑河南岸)
13
14
1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