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生病,被呵护,被洗劫——克秒闪念(15)

标签:
心理暗示洗脑、精神控制治疗阳痿精神病健身千克秒健康 |
分类: 克秒闪念(感悟生活) |
被生病,被呵护,被洗劫
生理上,绝大多数的人基本是健康的;而心理上,难以找出百病不侵者。
佛说的“五毒”(贪嗔痴慢疑),既已是“毒”,无疑属于病态。例如“贪恋”拼搏、摄影等,凡事只要一“贪”,无不有些病态特征。
世上不朽的作品(包括科技发明),大都是“贪”或“痴”者完成的。自己热衷的事情,多由兴趣支撑推动着,不断的自我强化,好比兴趣被安装了永动机。以自己的鞠躬尽瘁,博得地球人的喝彩,似乎值得!看来贪与痴的结果,是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的。
不少中老年人热衷于包治百病的保健品以及千奇百怪的治疗仪器,每天起早排队等待“导引者”的心理重建。这些人,经常在大教室里被热情洋溢地唤作“爸爸、妈妈”,谁哪儿疼、哪儿痒,都能得到满意的解读与安慰,还能收获免费治疗方案以及现场按摩等临床体验,更有“光荣康复者”滔滔不绝现身说法,可信赖度那叫相当地“毋庸置疑”。大家被“孝敬”的星级,连亲生儿女也难以做到啊!
这些健康痴迷者,从最初的“凑个热闹”、“图个便宜”、“半信半疑”直到“坠入‘爱河’”,是要经过一段“洗脑”过程的,最终,把平时省吃俭用的结余换成“包治百病、长生不老”的“仙丹”以及鼓舞人心的保健设备是顺理成章的。
去年,七十多岁的表姐,不顾我的多次劝告,就花了大几千元兴高采烈地搬到家里一套玉石床垫等理化器物。看到她家自来水龙头下水盆里一滴一滴“节俭”来的生活用水以及从菜市场捡来的半筐菜叶,不免内心隐隐作痛。
“被生病”、“被呵护”、最终被洗劫,这样的事情不光发生在街头的店铺,各种媒体上每天都在上演。
不管有钱没钱,没病找病,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曾经,有位健硕的青年女子在医院外科病房护理亲戚,因受到病友们关于疾病症状描述的暗示,开始对号入座,自感身体某处有疑似症状。因为手头松分,便心血来潮去找病。
于是,各种医疗器械像摇号机似的稀里哗啦围绕其周身转开了,各种体液也被弄到奇形怪状的器皿里勾兑,忙碌的背后是白花花的银子噼里啪啦地落入大小腰包。医生虽然后脑勺乐开了花,但仍然皱起眉头说:某处大概有瘤子,最好手术,以防不测。
接着,这位女子鬼使神差地从护理者变成了患者。结果是,上红包,手术摘除疑似病灶;感染;摘除附近器官;再次感染;不断摘除,直至摘除了这位女士的小命!
崇高的医生是治病救人的菩萨(像白大夫等);卑鄙的郎中绝对不比有执照的屠夫慈悲。
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太重要了!
去唱歌、游泳、骑车、登山、旅行吧……这些人没空生病,更没闲心找病玩儿命。贪爱自己,不是坏事儿,讲究尺度和方式,方显有道。
场景回放
有位三轮车运输工,好些日子不见了,忽然有一天,来店里买药筛。原来,是人家时来运转,已经穿上白大褂,在市立某医院与舅舅开起了老中医专科门诊,扬言包治某种疑难病症!
早年,朴实的祖姐,是我原单位劳资员。其弟弟,小学文化,罹患精神病多年,后来据传在某山、某庙被点化成仙,不但能治疗各种精神病,还会用针灸治疗各种类型的中老年阳痿症。同事闲聊中都很恭维祖姐,祖姐却常常气愤地说:“都是扯犊子!钱的确没少挣,就是对老母亲拮据的生活不闻不问。”
“祖大夫”还真的吵吵嚷嚷地到厂里来过,我亲眼看到过那些个治疗阳痿的银针,大号的竟然是用自行车的车条打磨成的,太恐怖了!“这种针,从大腿扎进去,可以从另一面露出头来。立竿见影,‘中央支柱’可以挂上秤砣!”祖大夫一边比划着一边说,还拿出报纸,指点有关他的报道让大家验证呢。
........................
一分钟之内,您就可以“开天目”!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