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康国生
康国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445
  • 关注人气:9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访农民工大营(C)——千克秒拍劳动者(二十四)

(2010-09-04 22:23:24)
标签:

建筑工

工余生活

包饺子

洗漱

千克秒

千克秒摄影

农民工

杂谈

分类: 对焦脊梁(纪实摄影)

 

探访农民工大营(C)——千克秒拍劳动者(二十四)1

本贴图片主要表现了建筑工人的工余生活,全部拍摄于今天午后。

P1——19拍摄于浑南某立交桥工地。


                                       __.----.___
           ||            ||  (\(__)/)-'||      ;--` ||
          _||____________||___`(QQ)'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o  o)___||______;____||_
          -||------------||----`--'----||-----------||-
           ||            ||       `|| ||| || ||     ||  
        ^^^^^^^^^^^^^^^^^^^^^^^^^^^^^^^^^^^^^^^^^^^^^^^^^

探访农民工大营(C)——千克秒拍劳动者(二十四)2

 



探访农民工大营(C)——千克秒拍劳动者(二十四)

3



 

探访农民工大营(C)——千克秒拍劳动者(二十四)

4



 

探访农民工大营(C)——千克秒拍劳动者(二十四)

5



 

探访农民工大营(C)——千克秒拍劳动者(二十四)

6



 

探访农民工大营(C)——千克秒拍劳动者(二十四)

7



 

探访农民工大营(C)——千克秒拍劳动者(二十四)

8



 

探访农民工大营(C)——千克秒拍劳动者(二十四)

9



 

探访农民工大营(C)——千克秒拍劳动者(二十四)

10



 

探访农民工大营(C)——千克秒拍劳动者(二十四)

11



 

探访农民工大营(C)——千克秒拍劳动者(二十四)

12



 

探访农民工大营(C)——千克秒拍劳动者(二十四)

13



 

探访农民工大营(C)——千克秒拍劳动者(二十四)

14



 

探访农民工大营(C)——千克秒拍劳动者(二十四)

15



 

探访农民工大营(C)——千克秒拍劳动者(二十四)

16

看来这个大帐里的工人今晚要吃炒豇豆了。

探访农民工大营(C)——千克秒拍劳动者(二十四)

17

图1~19虽然拍摄于同一个工地,但是每个帐篷里各立炉灶,伙食是不同的。这里在包饺子,不知是老板犒赏还是工人们自掏腰包改善生活(只顾拍摄,忘了打听)。

探访农民工大营(C)——千克秒拍劳动者(二十四)

18

工人们还邀请克秒在这里吃饺子呢,说是六点半开饭。

探访农民工大营(C)——千克秒拍劳动者(二十四)

19



 

探访农民工大营(C)——千克秒拍劳动者(二十四)

20

这位是沈阳城建的韩处长,正在与修路工一同吃盒饭,准备晚上加班。

(路遇,今天晚上拍摄于青年大街。P20与P19以上不是一个工程单位的画面。)

~~~~~~~~~~~~~~~~~~~~~~~~~~~~~~~~~~~~~~~~~~~~~~~~~~~~~~~~~~~~~~~~~~~~~~~~~~~~~~~~~~~~~~~~~~

 

 

以下是博友franksowner在《探访农民工大营(B)20P——黑土地,劳动者(… 探访农民工大营(C)——千克秒拍劳动者(二十四)》里的点评,贴在这里:

 

franksowner2010-09-04 02:22:35


这组照片让我想起了巴西摄影家塞巴斯蒂奥萨尔加多的《劳动者》系列。这位富于同情心的摄影家关注的两个问题:劳动者的苦难和劳动者的尊严,他的足迹踏遍了世界各地,始终保持着“尊重”谦卑的态度,使得他的作品获得了人性的深度。
博主有意识的用影像纪录普通劳动者的生活,说明博主有一副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这是当代背着单反在马路上瞎逛的发烧友所不具备的可贵的精神素质。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组照片还是存在问题的。第一个,给照片取一个好名字,并做好审题。我建议,题目可以拟为《农民—工》。“农民”和“工”应该从属两种不同文化空间的社会身份,在今天的神州大地上,这种差异正在被改写,它不仅仅是身份的错位,而且也导致了心理的错位,折射出城市化进程中的人的自我认同问题。我想其实还有很多主题可以挖掘。也许是审题上的不慎,博主的影像给我们的信息其实并不多,而只是停留在一些日常的记录上,削弱了摄影的表现力(请博主体会“表现”和“再现”的区别)第二,这里的后期制作和并置,意义不大。先说后期,那几张影调的处理,对于农民工这样的现实题材很不合适,它固然可以营造一种超现实的视觉惊奇,但是,所谓的“视觉冲击力”往往是纪实摄影的禁忌,中规中矩的还原生活本来的面貌,是纪实类作品的第一要务,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画若交友须求淡”,作为视觉艺术的摄影,还是应当在“淡”这方面下功夫。而并置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往往容易被滥用。不是把几张照片罗列在一起就可以称之为并置,关键要看这些照片的组合能不能产生新的阅读可能,其间的时空问题要好好斟酌一下。
不知道博主的农民工还有没有继续深入拍摄的计划,如果到此为止,那这些照片就毫无意义了,实在可惜。如果反之,那我想这些照片的价值,至少要比唯美的风景摄影大得多。
 

博主回复:2010-09-04 12:36:44

    首先,非常感谢您于午夜抽空浏览我的习作并留下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
    对于摄影,我是初学,买单反才三四个月。我之所以喜欢拍劳动者(以及生活中的人)这样的题材,完全是因为感动(和感悟),其实就是兴趣的指使。
    关于题目,我觉得不很重要,照片发到网络,也无非是保存一下电子版并与博友交流一下,激发一点儿“成就感”,以便保持兴趣的长期延续,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 您说的“表现”与“再现”(或叫“记录”),在理论上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做起来需要底蕴,还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要素支持。
    关于劳动者题材,我最近的两个帖子写的是他们的生活点滴,因为对他们的接触很肤浅,仅仅匆匆按了几下快门。以前发的帖子,我的企图在于表现这些人的勤劳、贫寒、坚忍、抗争、朴实、厚道、快乐与迷惘等喜怒哀乐。当然,想法终归是想法,要想真正写入这些“数据”绝非易事。要想在几幅片子上便搞定这些,更是我这样的生手不敢奢望的了。当然,以后还有时间,只要兴趣依旧。
    关于后期,不得不说说器材与拍摄环境。有些片子用了内置闪光,因为指数不足,致使近处人物面部白亮扁平、远景暗淡(如图7),后期鼓捣了一下,工棚内的床铺显形了,前景也不那么扎眼了(原片反差太大了)。至于图7的影调,我误认为是与小伙子的心境暗合了呢,没想到弄巧成拙了。我知道好片是无需后期,这里属于胡乱的补救吧。
    关于多图并置,本意是想节省一下发帖空间,于是便罗列在一起了,经您这么一指点,才感到里面说道不少。以后我会注意的。“文似看山不喜平,画若交友须求淡”,太好了。
    我这个人,从小要强过度,现在人到中年,早已胸无大志。对于摄影,我只把其作为充实生活、打发时光的消遣罢了。从眼前来看,我对《劳动者》、《生活中的人》这样的题材热情不减,到底能否深入挖掘、挖多深?全靠兴趣、悟性和毅力了,不能勉强(要想深入到反差很大的另一个群体,并非易事)。
    我的生活主张已经转入随遇而安模式,拍片成不成名、获不获奖对我来说没有多大意义。我只希望能尽力抓取当代生活中的精彩,萃取出人生的本质,如果照片积累多了能保存下来,也算为后人留下一点凭据。当然这仅仅是希望。
     您的指教已经看了多遍,收获不小,至少是理念上的端正吧。回复之前,看了您的几个贴子,对您的专业理论研究以及执着精神敬仰无限!
     非常希望您在百忙之中不吝赐教!
     再次感谢!祝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