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秒闪念(三)
(2010-03-02 13:53:39)
标签:
克秒闪念本性叔本华遮羞布灵魂沈北新区千克秒杂谈 |
分类: 克秒闪念(感悟生活) |
克秒狂言:(*^__^*)
《克秒闪念》致力于:读一段话,领受一篇文;读一篇文,领受一本书。
“您完全可以不接受我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自己说话的权利!”
14.盲从跟风与精明借力
只要社会提倡,跟风者总会趋之若鹜;精明人却能“好风凭借力”,直上九重霄。
头几年科技部门热衷于特异功能的的探寻,《光明日报》等媒体曾用整版的篇幅报道“水变汽油”的童话故事。于是社会上各种气功大师便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其卓越的起死回生能力,几乎使公立医院走向倒闭的边缘。
如今,大师们都到深山老林里辟谷去了吧?
不,听说他们改行了,贩卖完劳力出口,一半以上都在搞高考补习班呢,其他的正在发展下线兜售保健品。
15.灵性可空,肚子不能空
修道、学佛自在、空灵,只是肚子一空也无奈。所以,寺院修在风景处很有硬道理,因为有钱的凡胎也偏好游历山水。
世间空灵的山头还有很多,由于人迹罕至,僧人宁可忍受凡尘的喧嚣,也不把庙宇扎在那里。大概是为了普度众生更便利。
16.人与老鼠
动物界,除了老鼠酷爱囤积以外,其它的总是吃饱便睡、便玩儿;而人类吃饱这顿就安排下顿,一直把菜单排到百年以后——尽管也知道自己根本活不到那里。
老鼠的本性与人类何其相似!这是老鼠的聪明,还是人类的愚蠢呢?我疑心它们前世是同宗。
17.有缘终究相会
自由婚恋真好!
无论两个聪明人、吝啬鬼还是两个盲人或者“五毛钱俩”,最终准能相互赏识地走到一起,像童话故事里的结局一样:“从此开始了美好生活!”
18.遮羞布下的本性
辽视《新北方》栏目纪实:沈北新区黑林子村一七十多岁的老汉(有妻子儿女),(不知是太专注了还是太大意了)一疏忽把同村自己傻侄女的肚子骗大了。据说这是群居的马类也不会做的事情!
当DNA鉴定结果大白于天下时,老伴昏厥,全村大惊。因为老汉德高望重的品格,是村里公认的。
人类的本性,如果撕掉那层遮羞布,是否比动物更美好呢?
阳光下,皮囊很完美;黑暗中,灵魂就会出鞘,游走。
19.谁可信?
光斑削开一片黑暗,
为色彩搭建舞台。
眼睛很受宠,
视网膜暗中立了功。
舌尖儿忠告主子:
“别太沉醉于斑斓中,世间的赤橙黄绿都是假的!”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谁在说瞎话!”
——眼睛说。
“阳光下,我听到了太多虚的;
而黑暗中,我总能听到实的!黑暗更真实可信。”
——耳朵为舌尖作证。
……
月亮撇嘴窃笑:“都挺自以为是!”
注释
物理学认为:人们通常看到的各种物质的颜色,只是物质表面对某种单色光的反射造成的。阳光下表现为黑色的物质,是因为它吸收了全部波长的可见光。我们之所以看到红花,只是那“红色”的花瓣儿把阳光中红色波长的光反射到了视网膜上而已(其它波长的光都被花瓣儿吸收了);黄色也是……
事实上,我们听到的声音也只是空气传过来的波动,是骨膜的震动把其模拟成声音传给大脑。在真空中(如太空),耳朵无法听到声音。
诸如此类,无不说明,我们的“觉”,其实都是名不副实的虚幻。
这是一个很深的话题,叔本华称“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佛家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大概就是说的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