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丛中》教学反思

(2014-12-09 10:00:55)
标签:

教育

分类: 一点心得

《草丛中》是湘版美术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在美术中涉及到造型表现领域,以“草丛中”为主题,兼具观察性绘画和想像性绘画的特点,以线描的手法进行造型活动。我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写生,让学生了解植物因种类、生长速度的不同而产生的高矮、强弱、粗细、大小、翻转等形态变化。在一片草丛中,植物的排列有前有后、遮挡穿插关系。教学由欣赏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四个环节组成,引导学生对单棵草、多棵草、和草丛特征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观察、记忆、想象的形式表现不同草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草。在课堂中,通过大量的图片欣赏,引导学生体会画家是如何用绘画语言表达对草的主次关系、疏密关系,以及近大远小的关系的处理。

本课亮点:

1、“递进式”教学。由观察现实中的草,到尝试把观察到特点去描绘草,进行观察式描绘。欣赏画家的作品及其他学生作品,进入草丛中想象描绘。最后,通过拓展让学生了解有关线描的更多知识。

2、指导多样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草长得与自己以前画的有很大的不同,找出草叶的形态特点。通过实物的观察,实物的特性能让学生观察到草叶的翻转,教师的示范进而解决怎么画出草叶的转折。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课件的图片、实物、教师示范,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本课的不足之处:

1、教学中,要多启发学生画叶子的各种动态时用线要流畅,要大胆描绘。在画草叶转折面时,个别学生还是不太会画,通过集体讲解和个别辅导的方法,大部分学生还是画的很到位。   2、学生所画的草丛,远近关系还待加强。

3、小训练中,要解决草叶穿插、翻转的画法。反馈时,学生在黑板上画难与表现出纸张上画的效果。

从最后学生的作品来看,已经基本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基本上都能在写生的基础上适当的进行添画,在培养了孩子们观察能力、绘画能力的同时,也开阔了孩子的思维,让孩子们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但个别学生,在大小植物穿插时,过于杂乱,可让孩子们将最前面的一株植物画上,后面的植物先用铅笔画完整,之后将中间遮挡、交叉的地方擦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