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我所知道的陈式太极拳

(2018-03-02 10:57:08)
分类: 武术精义

年轻时我学过一段陈氏太极拳,那纯粹是个偶然,因为一个高中同学在天津的睦南道花园跟着一位陈姓师傅学拳,我便也兴致勃勃地一看究竟。


天津自民国以来习武之风甚烈,就是如今各大公园练武术的也非常多。八十年代的时候,社会风气没有现在这么开放,人们的思想也都很传统,娱乐活动也非常少,练武术的人就非常多。天津睦南道公园几乎都是练内家拳的,形意八卦最多。中心公园练摔跤的多。我到了睦南道公园见到了这位陈师傅,说是来自河南温县,但从来没说自己是陈家沟人。他会长拳,也就是陈家沟失传已久的108式。陈师傅给我演示过,起手是连续接4个金刚倒锥,而且第一个金刚倒锥后开手是螺旋上升到胸口再向左右打开。他是陈清平一脉的传人。


陈师傅教的陈氏有小架36式开蒙,打好基础了再学大架。他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在南开武术馆当教练。小时候武行家里启蒙都是易子而教,不然自个亲爹真下不去手,一身功夫都是苦熬出来的。他的陈式太极拳里头有一式叫“清平扇”,是陈清平独创,如果现在谁的拳架里有,那说明学的就是陈清平的一路。平常他也愿意和我闲聊。说过很多陈清平的事,但他是不是陈清平的后人,我没问他也没说过。49年以后历次运动,他们这些民国时有底子的人大都不好过,所以说话特别谨慎。我记得他说过陈清平是陈家沟人,入赘到赵堡的。他和陈长兴都不招沟里人待见,因为把拳传给了外人。他那一套基本功也挺苦,入门要站浑圆桩,他那个浑圆桩就是马步,但不是四平马,而是下蹲到大约140度左右,然后两条胳臂环抱胸前,全身如浑圆一体,主要是大腿肌肉吃劲,一般人2分钟都站不下来。当时他跟所有的徒弟讲,谁站过30分钟他倾囊相授,最后就我一个人站到了。后来我给他当面演示,站到七八分钟他就让我起来,然后说了让我在市里找个工作的话。很可惜这段缘分没有个圆满的结局。其实陈式太极拳还不是他的主要,他们家祖传是另外一套东西,是武当三合派流传到民间的内家拳,拳法叫三合拳,兵器也都是叫三合刀三合枪之类。他这套东西一般不给人看,我那时候陈氏还没学完,他只在没人的时候给我演示过一两次,都是贴身短打。他的老师姓贾,当年就已经八十多岁了,说每天骑个自行车在市内各大公园教学点教拳,我没见到过。从他是陈清平一脉、会长拳、还有一整套武当内家拳传承这些看,陈清平、陈长兴与武当传人蒋发之间,确乎有某种必然的联系。


估计练过陈氏的人对我说的清平扇感兴趣,动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右手掌自右而左的一个类似扇风的动作,陈师傅说当年陈清平内功高深,可以把离着很远的一颗蜡烛扇灭。还有一个也是陈清平自创的,就是在身体伏地的动作后有个抄土上扬的动作,是为了险中求胜。记得当时陈师傅教大家清平扇时,其他同学都做的不太对,因为他们都是用膀子的劲,而我一开始就知道是腰劲,一定要转腰带手。等后来我练了孙氏和杨氏,也研究了吴氏和武氏,包括赵堡的也看过,对太极拳就有了自己的看法。就陈氏本身拳法技术特征而言,它的身法身形,尤其是遍身缠丝用法,显然是少林拳法的根骨。身法的弓马转换,讲究底盘劲力充沛,这些都是少林故有的东西,少林古传把这种马步叫地盆。所谓天下武功出少林,从少林拳法繁衍出来的拳种,也都带着这些特征。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周身如柱,旋转接化,大圈小圈,犹如缠丝。比如螳螂拳、八极拳、心意把都是如此。这种打法是少林派系拳法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以曲化直,不管对方怎么来,我都是用周身的圆弧运动来化解对方的攻势,同时连化带打。比如说中国人躯体不如西方人健壮,也不如西方人块大,但为什么过去老前辈能轻易打败西方大力士?现代人不了解以为都是骗人的,其实除了功夫就是打法上的不同。咱们这套东西是用全身螺旋对着对方的局部之力,在一瞬间是整体大还是局部大?而且咱们是以破坏对方重心为首要,只要接上对方同时就改变了他的重心。重心一丢手脚无措,不输而何?后来巴西人发明了柔术,在地面上制服对手,这对传统武术是个新课题,因为传武很少地面技术。传武立足于生死对决,对于传武而言,站着的时候已经把生死问题都解决了。如果这个人倒下,就意味着已经死了。


说起太极拳的起源,杨澄浦在民国时出版的《杨氏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中说得已经很明白了,他引用杨露禅当众教训他的话:太极拳起源于武当张三丰,后传到蒋发,而陈长兴是蒋发唯一弟子。这本书之后在国内的版本删除了这段自序,也真是别有用心。杨露禅从陈长兴那里显然是学了武当太极拳。因为武当太极拳讲究是不丢不顶、借力顺势、处处引化,是不存在周身缠丝的滚劲打法的。就是不会武术的人也能看出来陈氏是另一套有别于杨氏的东西。历史记载,太极拳是张三丰看到武当山道士练拳太硬,身体出了这样那样的损伤,才发明出来用以调理身心的。而武当内家拳本身并不仅仅只是太极拳,太极拳只是武当内家拳的一部分。蒋发作为武当传人,除了会太极拳,也必然传承了全套的武当内家拳,而这套拳法也只能传承给了陈长兴、陈清平。从教我的陈师傅自己的所学所会看,除了太极拳,还有完整的武当拳法,这个历史脉络似乎就很清楚了。


从我个人的认知而言,陈家拳是个很好的拳种,是内外家结合的一个典范,很显然是陈长兴用武当太极拳的技术对陈家祖传拳法进行的改造。尤其我还与陈照奎的传人有密切的联系,也看过陈照奎留下的遗作,拳法结构、技术可谓极其精微。这个拳不但有很强的防身作用,而且打起来集美妙与舒展为一体,是可以修身养性的。喜欢美的可以极尽舒畅美丽之能事,喜欢技击的亦可以从中体会内外两家战斗之奥妙。不过现在很多练陈氏的,我都看不出他们的缠丝劲在哪里,能看到的就是直来直去,还有晃着膀子僵硬地找发力,自以为是得劲了,其实功夫都还在胳臂腿上。孙公禄堂说武术本无内家外家之分,是说传统武术最根本的核心都是返先天用本能,后天以丹田发力催动筋骨膜作用,所以把孙禄堂的东西练明白了,看其它拳种就很简单,外在的都是途径方法,关键是要找到核心。只是又有多少人一辈子都耽误在这途径方法上了呢?佛祖说切莫以指为月,这话确乎深刻!当然,孙公禄堂也说过一句话:太极拳起自武当张三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