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仿写——职高作文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

(2010-08-18 14:26:28)
分类: 论文

摘要:学生一般都不喜欢写作,尤其是职高的学生。除了主观上不爱学习以外,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拿到作文题目不知道该怎样去写。这样就导致了恶性循环,学生写不好,自信心受挫,就越不喜欢写作。如果作文可以像做数学一样有公式可以套用,有例子可以参照就会简单很多。而模仿写作就是仿照某一个例子写文章,那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与水平的一个较好的方式与途径。是学生作文训练的有效方法。当然模仿只是前提与基础,不是写作的最终目的。模仿的目的是为了不需要模仿就能写作,是为了创新。而且模仿与创新并不矛盾,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不同阶段的表现。

关键词:模仿      写作        方法       创新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什么方法是作文训练的有效途径。”关于这个问题会有很多种答案,有人说要注意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时无话可写是因为肚里没货。有人说“文无定法”要学会创新。有人说灵感很重要,没有灵感是些不出文章的。这些观点好像都有道理,但仅仅抓住这些是不够的。单有素材积累,却不会把这些散落的材料贯穿起来,形成文章。这些材料始终是死的,零乱的。你连一般的文章也不会写,何谈创新,何谈与众不同,一鸣惊人。当然所谓的灵感也不会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孰能生巧,从旧的形式里生出新的。所以大家首先要学会最基本的写作规律,要学会模仿,它是作文训练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在学生中进行模仿写作的必要性

写作是学生的一项最熟悉的作业、最基本的技能。但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作文训练费时多,收效小。为什么从小学就开始的写作,到了高中学生还是不会写呢?学生因不会写而生畏甚至产生厌倦的心理。谈写即变。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写作的技巧,拿到题目不知从何下笔。写出来的文章既不像记叙文也不像议论文,不是创新,而是不伦不类。如果学生写文章可以像做数学题目一样有公式可以套用,有例题可以参照的话就不会太困难了。攻克了一道数学难题那是有顿悟的快乐,而挤牙膏式的终于完成一篇作文是身心俱惫。所以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像训练数学一样来训练作文,这种方法就是模仿,即老师给学生一个例子,让学生找着这个例子去做。所以让学生模仿写作是十分必要的,那是学生作文训练的基础,是写作的积累,是创新的前提。

二、模仿写作的可行性

    有一个猴子与草帽的故事,一个卖草帽的老人的帽子被调皮的猴子给抢走了拿不回来,他最后想了一个方法就是把草帽仍在地上,于是猴子们也把草帽仍到了地上,这位老人就是利用猴子善于模仿把帽子给拿回来的。模仿是很多动物都有的一种能力也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即本能。小孩子开始学讲话的时候就是模仿别人的发音。以前学徒向师傅学本领也靠的是模仿。写作也是一种技能,也是可以模仿的。有人会怀疑,一味的模仿是否会陷入因循守旧,没有创新,不会前进呢?其实那只不过是杞人忧天,模仿是根本,模仿是基础,创新是归宿。模仿的目的时为了创新。像书圣王羲之,他也是先师从卫夫人和叔父王以后又博览了秦汉篆隶大师淳古朴茂的精品,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成为一代大家被后人誉为书圣。可见模仿不会妨碍创新,反而会有利于创新,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三、模仿的可操作性

()怎么学

1、向教材学习

     叶圣陶曾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我们可以依照它读书作文。教是为了不教,学习课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能作文”(叶圣陶语)。所以我们可以从教材中学到各种写作需要的知识。如从《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我们可以学人物描写的有关方法。学了微型小说《窗》、及《门》我们可以模仿课文写“窗、门”及跟我们生活有关的其他各类事物。学了“长城”的一组文章,我们可以学习同类题材不同问题及内容的写作方法。

2、向阅读学习

    当然能选入教材的文章毕竟有限,不可能把很多文章的类型呈现给我们。并且也不是所有被选入教材的课文都适合模仿。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去接触尽可能多的文章,从而给我们提供较丰富的例子。尤其是选择那些短小精悍,内容充实,结构简单,贴近生活,语言准确优美的文章作为模仿的对象。见得多了,心中有底,肚中有货,倾倒之时才能不慌不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模仿积累。平时我们在报纸、杂志中看到的文章都可以是好文章。

3、向同龄人学习

    虽然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大量优秀的文章。但大多数优秀的文章出自大家之笔。无论是理解沟通还是模仿都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只能望文兴叹,仿佛很近,实则遥远,一直未能走进作者,文本也未能打动学生的心。但是同龄人的文章就不一样了,首先他们的年龄相仿,人生阅历也大抵相同。其次同一年龄段有他们共同的特征。再次兴趣爱好相似的可能性很大,能够产生共鸣。还有同龄人的文章更加容易模仿。所以推介一些同龄人写的优秀文章作为模仿的对象会更加合适。比如优秀的高考作文就是供学生模仿的较好例子。

(二)学什么

1、句子模仿

    模仿虽然是"照葫芦画瓢"有样可依,同样也需要一个从易到难,由简入繁的过程。所以仿写可以先从一个句子开始。仿写句子也是高考必考的题目之一,可见仿写是得到充分认可的,是培养写作能力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所以在上课文的时候可以对有些句子进行口头的或书面的仿写。如在上《创造宣言》的时候就对这样的句子进行了仿写。“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有学生仿写“只要有一点爱、一点温情、一点奉献,便是爱的人间,就能开幸福之花,结幸福之果,繁殖幸福之森林。”虽然写得不是很好,但学生已经知道,怎样模仿,怎样让写的句子与仿句尽可能相似。

2、语段模仿

    有了句子仿写的基础,语段仿写也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了。但并不是随便找一个段落就来仿写。这样的效果就不会很突出。所以要有选择性、针对性地来仿。比如学《荷塘月色》可以选择“月下荷塘”这一部分来描写。让学生模仿用多种表现手法去描写景物。特别是修辞手法。如规定学生一定要用到,比喻、拟人、排比、通感等修辞手法。一方面是对修辞手法巩固的训练,同时也训练学生怎样使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还让学生模仿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景,如从上到下,由外入内,由动而静等。通过这样有目的,有规定的严格的模仿训练。相信学生的写作水平会有大幅度的提高的。

3、整篇模仿

    有了以上两种模仿的训练,整篇模仿也就有了基础。当然一篇文章可以模仿的内容很多,如果面面俱到,那是不可能的。而且有些东西本来就是无法模仿的。所以我们要选取一些学生容易模仿的内容来训练。如可以仿其文。当然模仿不是一味的抄袭,所以首先要阅读积累,可以背下来,也可以摘录。然后把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当用到的时候就像自然水一样可以汩汩滔滔地从你的心底流出。还可以仿其篇章结构。如高教版的《洛阳诗韵》这个结构就很好模仿,学生完全可以模仿它的结构写一篇关于家乡的文章。如《画里阴晴》典型的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学生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可以经常用到。还可以仿其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如学了余秋雨的《都江堰》里面有一段关于水的描写,作者动用了视觉、触觉、直觉、听觉、第六感觉、心理描写等多种方法去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让学生在描写的时候可以模仿本文。通过感觉去侧面描写,也会让人忧焕然一新的感觉。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产生疑问,现在不是强调创新吗,学生的作文不是要求求异吗。让全班同学都模仿是否会出现千篇一律没有新意的现象呢。其实这种担忧是多余的。第一,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可以模仿的内容很多,并且每个人的喜好是不同的。所以出现雷同的几率比较小。第二,一篇文章是由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不同内容组成的。我们学过排列组合知道,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产生很多种不同的结果。所以要撞车就如同买彩票的几率。第三,即使是同一类文体,都采用同一种手法,如都用倒叙、顺序、插叙来写。先后顺序调一下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模仿不是墨守成规,模仿不是因循守旧。模仿的结果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创新。模仿的最终目的是形成自己的风格,是创新。

参考文献:

1仁俊.仿是基础创是根本——仿写在练笔中的运用.四川教育.1998Z1.43.

2邓昌建.仿写快速作文训练.湖南教育.200110.28.

3刘学智.仿写:写作教学的一条捷径.山东教育.200311.25.

4杨小君.仿写是作文训练的有效方法.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03.3032.

5秦克学.仿写与创新.安徽教育.200213.42.

6姚建萍.模仿中抒真情.小学青年教师.200207.36.

7邬吉穆,候燕芳.内蒙古教育.199404.12.

8莫豪荣.作文教学中的仿写与创新.陕西教育.200506.33.

9林家锋.模仿理论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连江教师进修校. 2006年3月20.

10桃李园.模仿初学写作的不二法门.宿迁日报.2008-12-03.

11王新伟.浅谈写作中的模仿和创新.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20017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