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点评

(2020-07-09 16:26:39)
分类: 试题汇编

点评专家: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高级教师 徐南南

  2020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阅读《从音乐和美术认识生命》选自沈从文《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一文。取材学生熟悉的“音乐”“美术”两个文化素材。文本阅读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文以载道”的思想,以及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以考育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导向。

  今年的文学类阅读体现出新高考背景下立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文本认知情境的阅读体验的考查。要求学生结合文本情境,在理解、借鉴作者通过生活视角下的“音乐”“美术”,对个人生命成长的意义来思考,领悟自己对生活、生命的感悟。能力考查聚焦文化、聚焦价值观、聚焦语文应用能力,这也正是文学类阅读的目的,即阅读对个人提升的意义——语文的人文性。在命制技术方面,命题人明确引导学生在文本情境下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试题平稳,整体难度不大。

  今年的文学类阅读考题,强调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如18题考查学生通过语境来辨析语义,体现语文的工具性。阅读文本中的“音乐”“美术”,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音乐”“美术”,而是作者对生活观察、感悟后的生命体验。学生通过在文本情境下的阅读,感受到“音乐”“美术”的外延、内涵意义的扩大,获得新的阅读体验。试题整体考查学生通过文本情境,联系社会情境,调动个人情境来完成阅读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命题人通过题干的审题,如第19题,通过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赏析,帮助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使考生能平稳阅读,完成好后面的答题。试题第2021题的题干,提示学生答题的方向和要求,有效控制整体难度,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考查学生的读题能力(判断信息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总之,2020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阅读,从内容到形式上继续秉持北京试卷文学类阅读命制的特点——突出文化立意和能力立意,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能力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很好地体现了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对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的教育;如何守正语文作为母语学习的重要地位;如何更好地将语文学习转化为实际能力都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