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点评

(2020-07-09 16:24:52)
标签:

季宏语文

教育

新高考

学习型阅读

阅读

分类: 阅读研究

点评专家: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 田圆

  文言文阅读既保持了测试材料与内容的稳定性、基础性,又在测试形式上展现了一定的创新性。

  测试材料体现稳定性、育人性。第一个测试材料选择了考生较为熟悉的史传文章,取材于《史记》《资治通鉴》的文字,叙事平易,描写生动,寓理于事,微言大义。材料中涉及的“三家分晋”是中国古代的重要事实,其对于从春秋到战国的时代分野具有重要意义;“唇亡齿寒”的典故蕴含古人思考,也是考生非常熟悉的历史故事。第二个测试材料选择的是《论语》的经典章节,内容涉及孔子关于学习的主张、获取知识的途径等内容,潜移默化引导考生思考学习、学会学习,自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

  测试内容具有稳定性、基础性。6道试题的考查均指向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第6题和第7题考查“志”“绝”“以”等常用词汇,第9题考查对文本整体思路德梳理概括和对文章重要细节德分析、推断,第10题考查文言文阅读的常见句式和词语的重要用法,这些试题全面覆盖了文言词汇语句理解、文本内容概括、文化经典作品基本内容整体把握等考查内容。

  测试形式稳定中有创新,凸显应用性、综合性。第7题考查文言虚词“以”,使用了对虚词解释进行判断的方法,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虚词的语法意义。第11题要求考生从文中找出可以佐证韩、魏二子“我心知其然也”的动作描写,考生需要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从前文中找出与心理描写相对应的动作细节。本题需要考生在具体阅读情境中,运用较长的思维链思考问题,体现了新高考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考查。这样的测试形式回归文体特征,突出对思维的考查,不但提高了区分度,而且对一线文言文教学,特别是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积极导向作用。第12题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论语》原文的基础上,就孔子获取知识途径中的一点谈启示。《论语》作为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有很多观点至今仍然保留着积极的思想价值。本题强调对经典文本意义的解读,渗透着对古人思想的领会与深入理解,要求考生能够结合经典名著有自己的独特体验,表达自己的对学习、对人生的理解,展示语文才华,很好的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内涵与实践性导向。

  文言文阅读试题启示中学语文教学,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既要培养学生在语言知识层面准确解读的能力,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对其中优秀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吸收与陶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