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伦-帕克赫斯特《道尔顿教育》

(2018-09-19 07:17:24)
标签:

未来阅读计划

学习型阅读

阅读方法

阅读技能

阅读习惯

分类: 读书随笔


第一次拜访中国教科学院陈金芳教授,陈教授就推荐给我这本书,如获至宝,相见恨晚。大略阅读地阅读完毕,觉得不好意思,自称自己搞教育的,竟然连这本书都没有读过,实在惭愧。

感谢陈教授的赠书,让我了解了今天素质教育、选课走班等等教育探索的源头。

道尔顿学校是美国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学校的毕业生有高度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意志力等优秀品质。深受美国父母的赞许和社会的欢迎。

素质教育已经实施了多年,但是,直到今天,我们看到还是题海战。理智的想一下,这绝非是最好的出路,虽然我们常常用国情来解脱,但是孩子们限于书山题海而不能自拔。竞争中恶性循环。孩子缺乏创造力想象力和意志力,这应该是一个共识。因此,阅读这本书,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改革的动力。

今天我们的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和动力来自外在,这是最令人担心的。面对学习,中国的孩子呈现的是一脸的无奈,而道儿顿学校的孩子们所呈现的是发自内心的对学习的热爱。这是最深刻而本质的区别。所以我们看到,那些高三毕业撕书,并雪片般扔下教学楼的学生,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对学习的厌恶甚至仇恨。

前一段时间报道的学生仇杀自己小学教师,我的解读是,学生与其说是仇恨老师,不如说是仇恨老师背后的学习和应试。

道尔顿的实验,为中国教育提供了一个来自异国的样本,为我们的教育探索了一个可供参考的道路。

今天的教育现状不知道还会延续多久,以题海战为代表的衡水中学、毛毯厂中学还有着生命力,我们不应该过分的责怪这些学校,因为学校是满足家长需要而办学,是解决学生实际需求而办学。这种现状更多的原因在于社会深层。而要改变这个现状需要社会艰难地探索,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绝非一两所学校就能够担当起教育改革的大任。

道尔顿学校遵循的理念是自由与合作。这是核心所在。道尔顿计划允许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解决问题,这就给了这些学生时间自由和意志自由。

道尔顿学校训练方法包括三个支柱:学科教室、研究课题和学生活动室。

孩子是好奇的和好学的。但是这种好奇和好学在当前我们的教育中被抹杀。因为我们大家教学不需要好奇心,只需要记忆和背诵,只需要重复的训练。

对于那种重视孩子性格和需要的教师,以及那种把自己管理的学生作为自己主要研究对象的教师来说,按照道尔顿计划来重组教学活动是不会有困难的。这句话让我联想到了最近在一所学校开展的学习型阅读项目。参加培训的教师反映,听了培训课程,但是不知道如何去组织教学活动。原因不一定在于理论不接地气,也不是没有案例。而是教师课程对这个项目还没有深刻的认识,还没有把学生作为自己开展这个项目的主要研究对象。

所以,要培养教师学会重视孩子的性格和需要,并把孩子作为这个课题研究的对象,在思想上愿意改变自己的教学,能够积极主动寻求教学创新。

学习型阅读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主要提升教师阅读技能和阅读教学技能,因此十分注重操作性,案例也十分丰富。但是,作为培训者,无论我讲解的多么简单,都需要教师在理解之后采取行动。我相信,所有的困难都会在学员积极的行动中被解决。未来阅读计划就是这样一个操作简单的项目,但是个别教师还是觉得很难落实,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对自己的教育工作缺乏热情,还没有真正投入到教学创新中来。

对于那种重视孩子性格和需要的教师,以及那种把自己管理的学生作为自己主要研究对象的教师来说,按照未来阅读计划来重组教学活动是不会有困难的。

贯彻的原则是,让学生行动起来,教师尽量给学生更多的时间阅读。把纪律融合在教学活动中,而不是枯燥的乏味的纪律说教。让学生大声朗读,大声的发言,大胆地表达自己观点。积极举手,站直身子,发言时看着老师的眼睛。鼓励学生发言错误也是好样的,因为老师可以帮助纠正错误,错误一旦被纠正,学生就会进步了。畏惧错误就是拒绝进步。教师做好阅读材料的选择。开始尽量使用教材的材料,但是阅读量要大,不必担心学生不会阅读。

全科教学不符合实际,因此实施专科教学,但是重复课堂教学弱点多多,尽管教师们精心准备,但是效果仍然差强人意。于是实施小组教学,仍然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求。这些经历,其实一所好的中国学校可能都曾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

任何一节课要想取得效果都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并且学生的参与要胜于教师的参与。

课堂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让孩子们按照他们自己的好奇心和意愿去学习。让学校变得像游戏一样吸引人,一样有教育意义。于是我思考,游戏到底为什么能够吸引人,让人如痴如醉地玩游戏。研究好游戏的吸引力之后对于教学创新有重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