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孩子阅读的尴尬现状

(2018-07-12 11:29:13)
标签:

学习型阅读

阅读方法

阅读技能

阅读培训

阅读习惯

杂谈

分类: 随笔文摘


统计显示:在同等家庭经济条件下,美国孩子的阅读量是中国孩子的6倍。这只是从量的角度对比。如果从阅读的内容上来看,更加尴尬,因为中国孩子阅读最多的是教辅书,仅仅为考试而阅读。再从阅读的质量上对比,可能尤其尴尬,因为,中国孩子的阅读多数是为了识字或者获取一些信息而阅读。用来滋养心灵,捕捉幸福和灵感的阅读所剩无几。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出现校园暴力,出现学生杀老师的显现也就顺理成章了,因为孩子虽然在学校学习,但是真正通过学习通过阅读滋养心灵丰盈生命的环节少之又少。

美国教育部网站上有一段教育部长的话:“能够阅读的孩子,是能够学习的孩子。而能够学习的孩子终将会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成功。”

阅读是关乎一个生命真正成长的关键,为孩子创造阅读的机会和空间成为拷问教育工作者良心的标准。80年代,在农村小学,早上要上一节早课,早课之前学生还有一段时间用来早读。早课结束之后,学生回家吃饭。这是因为在农村,农民要下地干活,做早饭比较晚。学校上早课,学生父母到田间劳动,互相结合。后来,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农村学校的作息时间要与城市保持一致,就取消了早课,全部是上午、下午两个半天。相对自由的晨读就消失了。

如今,学校的阅读被异化成了考试的附庸,很可怕。如何让阅读重回自我,需要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让课堂有读书声,教师少一些讲解,多一些时间让孩子放开喉咙大声朗读。让学生有时间阅读,把阅读课还给孩子,真正让孩子拿起自己喜欢的图书,沉浸其中。这还不够,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你百度一下阅读,你会发现,搜索的许多页面是阅读试题解读,是试题解题思路,或者推荐的阅读书目,而很少谈如何阅读的。

许多人即便谈阅读,谈的往往是阅读对象,比对绘本书,整本书,而很少谈阅读方法。如何引导孩子进入被铅字符号描述的奇幻世界,需要科学的方法,需要教师耐心的系统的指导。学习型阅读试图通过文本本身或者文字本身的规律帮助孩子发现普通的文字符号背后隐藏的玄机,从文本的词语句子和段落里识别文字背后的神奇。我常常把一段文字比作一个二维码,如果学生识别不出来就是一堆乱码,如果识别出来就会发现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教师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识别。

最后,学生要为幸福快乐而阅读。有条件的学校,应当成立阅读指导委员会,由校长亲自抓阅读。定期将社会上阅读达人和一些名家请到学校,为学生传授读书之道,并可聘任一些阅读导师指导学生的日常阅读。近年的语文全国卷和北京卷阅读量大幅增加,这是一个好的导向,预言阅读时代终将到来,

面对今天中小学生阅读的尴尬现状,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真正地认识到位,从课堂教学改进着手,力所能及地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