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计划引导孩子
(2015-09-06 14:30:04)
标签:
北京高考北京中考季宏语文考前串讲语文辅导 |
分类: 课堂教学 |
《礼记·中庸》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意思就是,做事情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成功。计划对于一个人的成败至关重要,在这个方面,我们的孩子在学上一定要做个计划,不是让计划约束自己,而是让计划引导自己。
在多数人眼里,计划是对自己的约束。凡事按照计划进行,这其实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如果一旦完不成计划,就会觉得很沮丧,很失败。多次完不成计划,就会丧失制定计划的兴趣。反过来,我们如果把计划作为引导自己进步的工具或者是愿景,就会有另一番感受。就像火车一样,因为有铁轨作为引导,火车可以快速前进而不担心走错路或者达不到目标。羊儿因为看到前面的青草,而坚定地向前走。计划描述的前景可以激发我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其中,望梅止渴就是一个最典型的用计划引导的例子。一次,曹操讨伐张角,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士兵衣服都湿透了,因为口渴,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甚至有的士兵竟晕倒了。曹操担心贻误战机,十分着急。曹操灵机一动,用马鞭指着前方告诉士兵们,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绕过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现实是,很多事我们的孩子都知道该怎样去做,也知道怎样做是对的,可是就是不会坚持那样做,即便做了也是做的和想的偏差很大。因此让计划引导孩子,就是客服一曝十寒的毛病,把学习化整为零,分散学习任务。把艰巨的任务化作零碎细小容易操作的小任务。这样既减轻了平时学习的负担,也会让孩子因为学习轻松而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做好具体系列的计划,其实就是对自己未来目标或者说愿景的描述,通过远景式的描述,近景式的描述,细节性的描述,让学生对未来逐步清晰生动形象化。让孩子明白每一项小计划、小任务都是达到巨大目标的一部分。就像盖房子,每时每刻每天都在添砖加瓦。让孩子看到每一个计划其实就是整座房子的一块砖、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