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邳州运河中学要求青年教师和学生一起考试。不少老师认为,校方此举是对老师的侮辱,有老师“交白卷”中途离场以示抗议。事件经过媒体宣传放大迅速成为教育领域热门话题。
支持的老师认为,参加考试可以查找容易犯的错误,讲解可以更有针对性,毕竟知识点会有遗忘,特别是对刚刚大学毕业的新老师,要尽快熟悉整个高中的知识结构,考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师生同考,可以让老师更好地摸清出题人的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应对考试。
反对者认为,师生同考是对老师的不信任、不尊重。老师们会有压力,会影响老师的威信。还有一部分教师持无所谓态度。
其实,任何一件事情发生都会有反对的声音,有支持的声音,也有无所谓的声音。这很正常,至少说明大家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尤其产生对立的立场,事情在互相争论中会逐渐明朗。笔者也想就此谈谈自己的书生之见。
首先,教师考试会不会损害教师形象?我觉得不会。既然教师要求学生考试,自己亲自考试也不算有损教师形象。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和学生一起考试,不但可以起到引导作用,而且通过此举可以让老师学会换位思考,从而促进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从这一点来说,教师用一颗平等的心参加考试,从学生角度感受一下考试,以后在工作中可以更加理解学生。
多数教师担心考不好,一方面在学生、教师、领导面前失去威信,我觉得大可不必。唐代大学问家韩愈就说过:“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学生也有老师可学之处,老师即使考不过学生,也不丢面子。何况今天的社会瞬息万变,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很快,每个人都会落伍。就像许多家长玩电子产品一样,多数家长没有自己的孩子玩得好。难道家长们就因此而觉得不好意思么?而且会做题的教师不一定教得好,考试并不能反映老师的水平。教师有好的解题思路,并能用适合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这才是最重要的。
从更深一层来说,教师勇敢的承认不如学生,勇敢的向学生学习,可能成为我们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第一步。教师从学术权威的圣坛上走下来,放下身段和学生一起考试难道不是最好的方式吗?之所以一些教师觉得和学生一起考试很尴尬,大概也是觉得有失师道尊严。
当然,学校也不必就此把教师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标准,甚至因此找教师约谈,作为评级依据等等。可以采取开放的态度,一方面让教师根据自愿参加考试,从业务提升的角度引导教师参加考试,让教师自主选择考试,校方不做硬性规定。学生和教师考场安排分开等等。让教师把考试作为一次对自己工作的督促就行,不要太在意结果。校领导不要抓着考试成绩不放,相信教师们也会乐意而为的。尤其青年教师在开始工作的时候,通过参加考试可以很好的促进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
“师生同考”作为一种学校管理探索方式,有其合理性,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他们更了解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社会舆论应该秉持一个宽容的态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