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现你自己

(2014-09-01 15:47:52)
标签:

学习型阅读

阅读方法

阅读技能

阅读培训

阅读习惯

分类: 课堂教学

    许多孩子抱怨,在今天生活优越的环境里,学习没有动力。许多时候被老师被家长正面的或者反面的鞭策激励,会激情满怀的努力学习一阵子,但是很快,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激情。我很能理解,在安逸的环境里是很难激发出自己不竭的学习动力来的。

    在这样的情境下,我让学生尝试一种方法,就是发现你自己。

    一个人躲在厕所里,对着镜子中的你静静的看上十分钟。这样你会突然发现你对镜子中的那个你很陌生,或者一会儿一会儿熟悉,一会儿陌生。或者在野外空旷的原野上,躺在草地上,四周是黑暗的世界。仰望星空,一直向深深的夜空里看去,你会看到天上的星星越来越多。开始是明亮的,巨大的,渐渐的,小的星星也开始在你的视野里出现,时隐时现。继续向宇宙里凝望,你会觉得,无限的夜空里还有许许多多数不清的隐隐约约的星星在闪烁,没有巨大的星星那样耀眼,却在夜幕里无声的闪闪烁烁。于是你开始进入冥想的世界。

    这样两个环境都会引导你进入冥想世界,就像有时候在白天,我们也会望着天空发呆一样。我们自然而然的进入冥想的世界。我们开始思考我们最切近的问题。这个问题似乎已经从我们出生开始就被我们遗忘了,那就是我是谁。

    想想看,当我们苦恼着挣脱了妈妈的脐带,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我们睁开眼的那一刹那是多么得新奇。我们好奇的打量着世界的每一个人每一束光每一枚树叶。就这样,我们被世界的花花绿绿所引诱所惊奇所迷惑。我们没有时间思考我们是谁?我们关注的都是我们身外的一切,沉迷于这一切。

    今天当我们疲惫的时候,我们其实就是我们已经遗忘了我们自己。我们更没有思考过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到哪里去。我们失去了自己的使命感。多数情况下,我们偶尔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是要么这个念头一闪而过,觉得无足轻重;要么回答的肤浅而无聊。

    今天我突然在孩子们面前提起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都有一种陌生却熟悉的感觉。是的,当我们学习很无助的时候,就是我们该思考我们是谁的时候了。我曾经和许多在别的人看来很无可救药的孩子们谈及这个话题,并让他们尝试着发现他们自己的时候,他们都是很认真地回来找我,和我他们在发现自己过程中的其妙的感觉。

    他们多数都是在镜子面前做的实验。这个很简单。平时在打闹中从来没有过这样其妙的体会,和父母苦口婆心的滔滔不绝的叙述艰难的奋斗史或者革命家史不同。这完全是一种自己的发现。那个黑眼睛高鼻梁的孩子就是自己,而且每一个眼神透露着自己的所有的玩世不恭。再继续看,那个圆圆脸蛋的人就是那个被父母被朋友被老师喊着的某某某吗?为什么我是那个样子?为什么我就是我?为什么我不是别人?为什么……由此,每一个孩子都有无数个问题提出来,向自己提问,然后自己又无法回答。

    多数孩子告诉我这样一个实验,多数都是超过了10分钟,很迷人的实验,有时候定定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会发呆半天。思绪在天空里飞翔,带着自己,飞翔在天空里。

    在国外,主张做白人梦,其实是一个道理。在遐想里发现一个本真的自己。这个自己承载着先辈、父母、老师同学希冀的目光,于是渐渐的孩子们开始沉静下来。

    发现你自己,是我们认真对待人生的开始,发现自己并不是让孩子们都死气沉沉的埋头学习。而是思考到人生的意义,思考生命的神奇和宝贵,思考奋斗的意义。

    发下你自己,使我们踏上丰厚人生之路的第一步。从那一瞬间开始,我们对生命有了实实在在的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