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文摘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日在网上搞了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在对近3000名读者的意见进行统计之后,得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红楼梦》高居该榜榜首,是读者们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不仅如此,在这份榜单前10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
喜欢读名著的大多是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虽然排行榜中的书出自不同时代和不同国界公认的名著,但毫无疑问,名著的盛行和大量的被阅读和认知是在文学爆炸的八十年代前后,可能是国人长期对书籍阅读的贫乏造成了读者对文字的阅读的那种饥渴吧,那时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可读的书也很少,读书成为认知世界的一种途径。而现在喜欢阅 读名著的人,除了少部分人纯粹的热爱以外,阅读最多或许是专业从事文学和文字工作的人。
毫无疑问,这些名著是经过时代洗礼和大浪淘沙积淀下来的文学瑰宝,读者读不下去并不仅仅是冗长和难读这么简单,读名著需要耐着性子,更需要大把的时间,而现代人缺少的正是时间,在竞争日见激烈的当下,让一个为生活和学业奔波的人拿出大把的时间去去沉浸在名著中,恐怕不太现实。不可否认,读书时代的消退正暗 合了现代人的浮燥心理,而读者阅读方式和需要也呈现了多元化。如今是电子时代,阅读方式已经发生变化,互联网的方便快捷,手机的快速阅读,微信的短而精的 文字,让那些厚厚的名著乏人问津也很正常,传媒的力量正在消解人们读书的吸引力,市场上热销的书不再是文学而是励志等快餐式的书,连读史都掺杂了现代气 息。
如今已经是读图时代,一本书,如果没有图片的支撑,可能很难吸引读者。作家和出版人应当正视这样的现实,找到适合现代人阅读和接受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喜欢名著。
作为一个作家,我还是呼吁更多人多阅读,尤其是名著,是文学的精华所在,如果不去阅读,很难体味书中的那些婉转曲折、精致细腻、扣人心弦而又回味无穷的文学世界带给你的愉悦和欢畅,这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