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初高中学习差异,主动衔接初高中学习
(2013-06-30 06:30:43)
标签:
北京高考北京语文试题高考冲刺高考辅导语文辅导教育 |
分类: 课堂教学 |
新高一意味着一个新的学习历程。无论在学习内容还是在方式学习方法上都将面临一个崭新的转变。初中和高中的知识结构不同,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对待高中课程会有很多不适应。因此主动转变学习方式方法会让大家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立于主动地地位。
而对于中考学生家长来说,不仅要考虑能上哪所高中,更重要的是如何帮助孩子面对接下来高中三年的学习。
做好衔接,就要认识初高中学习的差异。
首先,初高中在教育目标上的差异。初中教育侧重基本知识的学习,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对知识的要求是“了解、理解、应用”,基本技能的掌握,为高中打基础教育;高中教育侧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善于自我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是为高等教育及个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学习阶段。
其次,初高中在学科知识上的差异:学科增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知识存在断档,老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如果学生在初中一味应付考试,不注重自己思维能力的训练;不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注重良好学习方法、习惯的养成,面对高中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与初中完全不一样,自己的主观认识不够,新高一学生存在一些普遍现象:第一周似乎一看就会;第二个月、第三个月,明明听懂,作业时就是不会;一考试成绩总在50-70分之间徘徊,出现“课上听懂,课下作业不会做,考试亮红灯”等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在新课程标准中,初中要求“有自己的心得看法和疑问;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发现观点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而高中语文要求“独立阅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再者,初高中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初中课程基本上是入门知识,在初中老师抓得紧,由于教学任务相对较轻,所以对每个学生的要求比较严。通常一有什么问题,你自己还没觉察到,老师就已经给你提醒并盯着你做好。学生大多是被动学习,学习就存在一种严重的依赖性,因为已经习惯了老师嚼碎了再喂给我,在这种情况几乎所有人都是越吃越香,甚至还有“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所以个个都是大胖子。学习上多侧重背、记;高中学习要求学生善于自我学习及独立思考。可到了高中任务重,对学生的要求高,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你自己去分析、总结、想办法。
道理明白了,事实清楚,对策就是上新高一预科衔接班。因为,高一是高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学期,高一知识在高考中占了很大比重,提前做好新高一的高中准备;提前对初高中知识进行有效衔接;提前适应高中老师授课风格、教学方式,方法;提前知道高中学习要求等等。
同学们可以大量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巩固,贯通课本知识,培养能力。
首先,要让自己知道,每天你具体阅读些什么,知道每周、每月的阅读安排等。我们应该去计划自己的阅读学习和生活,做到自己对自己心中有谱。一份计划上只出现时间和阅书目读是不够的,最起码还要有具体的章节的安排,写阅读笔记,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阅读计划的优势。所谓“实”,就是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高一些也可以,但绝不可过高或过低。太低了,阅读计划的内容松松垮垮,反而不如没有阅读计划;但大多数人可能更容易把计划列得偏高,开始还能拼一拼坚持一下,但很快地就败下阵来。如果总是列这种过高过紧的计划,常常完不成,那么时间一久也就会对列计划失去信心了。一份好的计划绝不在于它的起点有多高,而在于它是不是能帮你更好地完成阅读任务,让你的能力得到最好的发挥。
其次,计划的安排应合理、科学,尽量不要让你的时间浪费。应该说明的是,不浪费时间并不是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也不是说打球、洗衣服等时间都是浪费。如六、日的时间,如果你的学习黄金时间在上午,而你却在整个上午做一些洗衣服、打扫房间等杂事,而中午、下午才来做作业的话,这就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了。很多事不能不做,但要放在合适的时候做,黄金时间都应用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