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2008学年度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教学目标检测

(2013-06-27 06:48:26)
标签:

北京高考

高考辅导

高考试题

教育

期末试题

分类: 试题汇编

卷(选择题,共30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淡泊    湖泊           血泊           泊车      

       B.禅师    禅让           封禅           禅悟

       C.懒散    零散           散布           散失      

       D.强辩    强迫           强颜           强求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误字的一组是                   

       A.渔业 污诟       厚积薄发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B.涣散 观摩       渊远流长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C.贯例 反馈       迫在眉睫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D.青睐 兜售       满腹经纶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著名科学家谈家桢为了鼓励家乡学子报考生命科学的各个专业,设立专项奖学金   

    故乡后生,从而引起更多的人关注生命科学。

      李安导演的《断臂山》直抵人类情感最敏感最       的一面,将现实中不被人们所认知认同的真实情感表现出来。

      今年初,来自上海黄浦区的代表提出《尽快制定养犬管理若干规定》的议案,这份议案得到了与会27位代表的         

       A.奖掖     隐晦     复议    

       B.奖掖     隐讳     附议

       C.奖励     隐讳     附议    

       D.奖励     隐晦     复议

4.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获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她曾以小说《青草在歌唱》一举成名。其作品涉及民族、社会、种族各个层面的问题,创作题材非常广泛。

       B.著名演员王姬和恋人辗转美国,结婚后两人就开始了艰苦生活,还在跳蚤市场卖过东西。他们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了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C.近年来,中国电视大型选秀活动多如牛毛,不绝如缕,选拔歌手的,挑选主持人的,竞选影视主角的,名目繁多,观众出现审美疲劳是不足为怪的。

       D.前不久,一农用车与一摩托车在某公路发生碰撞,致使驾驶摩托车的中年妇女身受重伤,昏迷不醒,近百行人对此竟袖手旁观。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71024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B.我们浏览本地的几个教育网站和学校网站,发现各个学校都在大兴博客工程,教研组博客、教师个人博客、班级博客、学生个人博客,应有尽有。

       C.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人民建议征集制度,保障公民的各种权利,领导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工作献计献策。

       D.情绪的直接变化能影响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不良的情绪状态,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的后果。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送蔡元振序

                                  曾巩

       古之州从事,皆自辟士,士亦择所从,故宾主相得也。如不得其志,去之可也。今之州从事,皆命于朝,非惟守不得择士,士亦不得择所从,宾主岂尽相得哉!如不得其志,未可以辄去也。故守之治,从事无为可也;守之不治,从事举其政,亦势然也。议者不原其势,以为州之政当一出于守;从那举其政,则为立异,为侵官。噫!从事可否其州事,职也,不惟其同守之同。则舍己之是而求与之同,可乎不可也?则为不治矣,守不自任其责,己亦莫之任也,可乎不可也?则举其政,其孰为立异邪?其孰为侵官邪?议者未之思也。虽然,迹其所以然,岂士之所喜然哉!故曰,亦势然也。

      今四方之从事,惟其守之同者多矣。幸而材从事,视其致之缺,不过室于叹,途于议而已,脱然莫以为己事。反是焉,则激。激亦奚以为也?求能自任其责者少矣。为从事乃尔,为公卿大夫士于朝,不尔者其几邪!

临川蔡君,从事于汀,始试其为政也。汀诚为治州也,蔡君可拱而坐也;诚未治也,人皆观君也。无激也,无同也,惟其义而已矣。蔡君之任也。其异日官于朝,一于是而已矣,亦蔡君之任也。可不懋欤?其行也,来求吾文,故序以送之。

       注释:从事:宜名,郡下官之庶属,副职。义:同,适宜,适当。

6.下列语句中加点同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皆自辟土        辟:征召、聘用

       B.不原其势        原:推究

       C.可不懋欤        懋:勤勉

       D.故序以送之     序:赠序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故守之治,从事无为可也    议者未之思也

   B.则舍己之是而求与之同    蔡君可拱而坐也 

   C.从事举其政,亦势然也    脱然莫以为已事

   D.孰为立异邪   不尔者其几邪

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议者不原其势、(故)以为州之政当一出于守

       B.从事可否其州事,(此)职也

       C.脱然莫以(之)为己事

       D.诚未治也,(则)人皆观君也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今之州从事,皆命于朝所导致弊害的一组是         

      士亦不得择所从,宾主岂尽相得哉

      从事举其政,则为立异,为侵官

      迹其所以然,岂士之所喜然哉

      惟其实之同者多矣

      反是焉,则激

      其异日官于朝,一于是而已矣

       A②③⑤     B①②⑥     C①④⑤     D③④⑤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读书人和州太守都有彼此选择对方的自由,宾主关系才能融洽。

       B.一味去附和或一概不担责,对州从事来说,都是不正确的作法。

       C.在朝廷为官,能自任其责的都少有,更何况这些人做州从事了。

       D.做州从事,既不能苟同,也不能偏激,要能掌握好处事的分寸。

                     卷(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1.把第二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不惟其同守之同。(2分)

       译文:                                                                    

   2)其异日官于朝,一于是而已矣,亦蔡君之任也。(3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7分)

                      

                       杜甫

  霜黄碧梧白鹤语,城上击柝复乌啼。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缺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鞞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注:鞞:军鼓。

   1)在这首诗中,除自然景色外,写秋暮的词还有                    。(1分)

          2)清人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价此诗时说:结语见去志,有人认为此评不正确,请结合《暮归》一诗的相关内容,试说说你的理解。(2分)

           答:                                                                        

                                                                                       

                                                                                        

                                                                                         

          3)陈淑彬在《修辞艺术与美学铭刻》一书中提到;叠字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摹状。请结合《暮归》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3题)(6分)

                      ,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地也,           !天也,                 

       (关汉卿《窦娥冤》)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数码时代的人文研究

       21世纪中国的人文研究,必将面临诸多挑战。今日中国的人文学界,已经不再将借助电脑或网络从事学术研究的尝试视为雕虫小枝,而是切实感觉到技术进步所带来的阅读以及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

       电子版图书的大量出以及数据库的迅速扩张,使得原先需要耗费极大精力才能实现的占有大量资料,不再是研究中的最大障碍。因此博闻强记不再是成为第一流学者的主要条件。这一新局面的形成,可能会导致一些学者记忆力的衰退、历史感淡薄、独立性减少等现象发生,而独立思者、怀疑精神、批判意识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变得更为紧迫和重要。研究者认为,人文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处,在于其对学者个人的意志、慧心、悟性、情感以及想象力有较大的依赖。而在这方面,很难说一定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于人文学者来说,永远只能是辅助工具,而非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后过来,由于电脑及网络的诱惑实在太大,数码时代的人文学者,可能面临诸多陷阱。

过去,当人们谈及某学者博闻强记,经史子集脱口而出时,敬佩之情,溢于言表。而随着电脑的普及以及软件业的迅速发展,如今只需举手之劳。有人质疑,不想沉潜把玩,只是快速浏览,那还能叫读书人吗?作为人文学根基的含英咀华,正受到快速浏览的强有力挑战。表面上看,快速浏览工作效率的确大为提高。可读书查书,感觉就是不一样。假如古人所追求的沉潜把玩、含英咀华,完全被吹着口哨地随意浏览所取代,那绝对不是好消息。

读书卷书,行万里路,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方便是方便了,可寻寻觅觅的感觉却丢失了,快速浏览造成虚拟的博学,其结果很可能是博雅易得,而君子难求,电脑及网络给人文学者所带来的,同时是生机与危机并存。作为新世纪的人文学者,无法回避,也不应该回避网络文化,但必须牢记老祖宗的;是药三分毒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关键在于知其利也察其异,才能扬长避短,最大限度的获得。

       (取材于陈平原《数码时代的人文研究》)

1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人文学界对借助电脑或网络从事学术研究的态度与先前有所不同。

       B.电子版图书及数据库的出现,使得研究者博闻强记的重要性相对下降。

       C.电脑的普及与软件业的迅速发展,对人文学者而言,他们是最大的获益者。

       D.对于中国的人文研究而言,过程很可能比结果更值得人们重视。

15.根据文意填空。(3分)

           文章说由于电脑及网络的诱惑实在太大,数码时代的人文学者,可能面临诸多陷阱,这里的诸多陷阱是指                                                

       16.文章认为,假如古人所追求沉潜把玩,含英咀华,完全被吹着口哨地随意浏览所取代,那绝对不是好消息。为什么?(3分)

                                                                                      

                                                                                        

       17.文章最后一段说:电脑及网络给人文学者所带来的,同样是生机与危机并存,谈谈你对这句话中生机与危机的理解。(3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飘逝的含蓄

                                     肖复兴

       情感的表达方式,过去和现在,人与人,是极其不同的。

       1859年,勃拉姆斯写下了他的A大调第二号《小夜曲》。勃拉姆斯一生中只写了两首《小夜曲》,他当然会珍惜这第二号《小夜曲》。这一年的913,他将这首《小夜曲》的第二、第三乐章寄给了舒曼的夫人克拉拉。这一天,是克拉拉40岁的生日。这一年,是舒曼逝世后的第三年。这一年勃拉姆斯26岁。

       这几个数字,对于我们理解勃拉姆斯这首《小夜曲》很重要,是一种由数学方法而组成的音乐背景。因为我们知道,舒曼是勃拉姆斯的老师,勃拉姆斯在他20岁那年第一次进舒曼家,就对克拉拉一见钟情。舒曼的去世,应该为他们之间的爱情拉开大幕,但羞怯的勃拉姆斯一直到克拉拉去世也未向克拉拉开口吐露这份感情。在克拉拉去世的第二年,勃拉姆斯也与世长辞。勃拉姆斯和克拉拉之间长达43年的生死恋,被传为一段佳话。当然,勃拉姆斯虽始终没有向克拉拉开口,敏感的克拉拉是心知肚明的,只是她也不挑破这层窗户纸罢了。

       有了这样的背景,勃拉姆斯这首《小夜曲》寄到了克拉拉的手中,即使什么话不用说,其意义也是十分明了的,克拉拉是最能感知的。我们要注意的是他们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我们是如何的不同。克拉拉收到这份生日礼物,给勃拉姆斯写了一封回信,在信中只这样说那《小夜曲》美得:就像我正在看着一朵美丽的花朵中的根根花蕊。说得是那样就事论事,那样平静而冷静,而将自己内心的感情掩藏在那根根花蕊的下面,水波不兴。

       也许,这样的情感表达方式,才是属于勃拉姆斯,才符合勃拉姆斯和克拉拉43年那种始终含而不露的感情。勃拉姆斯既不在他的音乐中宣泄自己的感情,更不在他的生活中走漏一点风声(他曾经给克拉拉写过许多封情书,但一封也没有寄出,在他临终前全部烧毁了)。他小心翼翼地捧着这份感情如同捧着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生怕被风雨伤害。 他的音乐总是这样充满内敛的精神,从不像瓦格纳那样张扬,也不像肖邦那样愿意陷入小猫小狗或细小雨滴之类琐碎情感的卿卿我我之中。

       有时,我会想,也许勃拉姆斯在写这首《小夜曲》时,根本就没有像我们现在人想得那样多,那样复杂,他只是像创作其他曲子一样,并没有因为要献给克拉拉便如同加馅蛋糕一样而特别加入个人的感情。他就是要克拉拉对他的作品提提意见,就像学生给老师交作业一样。但这可能吗?我马上否定了自己的这一想法,艺术首先就是感情,怎么可能将感情从艺术中剔除干净呢?德沃夏克在他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中加入自己年轻时的梦中情人的私密性的东西——他的妻妹最爱听的一支曲子的旋律,即使最为汉子的贝多芬都会在不少曲子里加进对自己爱过的女人的怀念,勃拉姆斯怎么可能把自己的感情像洗衣服似的将水珠拧得那样干干净净?

       有时,我也会想起在克拉拉去世之前,勃拉姆斯曾经将专门谱写的乐曲献给她,取名叫作《四首严肃的歌曲》。都到自己心目中的恋人快要死去的那样时刻了,还不着急,还要严肃,真是太勃拉姆斯了,实在让我们现代人有些看不懂了。但是,这就是勃拉姆斯,当时克拉拉改到勃拉姆斯寄给她的《小夜曲》,她听懂了,并感动了。

       勃拉姆斯和克拉拉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是含蓄的,是克制的,是以牺牲而获得,是以失去暂时而赢得永恒。

       勃拉姆斯和克拉拉的情感表达方式是冰山式的,勃拉姆斯寄给克拉拉《小夜曲》作为生日礼物,并不要在乐曲中赤裸裸地表白;克拉拉接到乐曲听完之后同样也不赤裸裸表露,而只是说美丽得如同花朵中的根根花蕊。其实,他们谁都知道自己说出的第一句话时,对方要回答的第二句话是什么;他们谁都知道彼此说出的话的下面被水面掩盖的冰山是什么。他们永远生活在潜台词中,会让我们觉得他们很累,替他们着急。但这潜台词是一种心心相印的默契。因此,他们坚守得住43年漫长的岁月,战胜得了生与死。他们从不那样直接与直白,总是那样含蓄、庄重,因为他们的自信和慰藉在于他们彼此的心里清楚地知道对方的一切,就像情人节里各自买的礼物打开一看,永远是相同的。

  含蓄,是那样古典,又是那样遥远,它像飘逝的云离我们越来越远。真想抓住云的这一端,让它走得慢点,再慢点。(略有改动)

       18.作者说,勃拉姆斯这首《小夜曲》是一种由数字方法组成的音乐背景。这里的音乐背景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1                                                                     

                                                                                            

          2                                                                       

                                                                                       

       19.从全文看,哪些叙述和描写表现了勃拉姆斯和克拉拉的情感表达方式是含蓄的?(4分)

           答:                                                                       

                                                                                       

                                                                                       

       20.请分别说出以下3句话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1)那《小夜曲》美得就像我正在看着一朵美丽的花朵中的根根花蕊。

          2)他的音乐总是这样充满内敛的精神,从不像瓦格纳那样张扬,也不像肖邦那样愿意陷入小猫小狗或细小雨滴之类琐碎情感的卿卿我我之中。

          3)都到自己心目中的恋人快要死去的那样时刻了,还不着急,还要严肃,真是太勃拉姆斯了。

          1                                                                        

          2                                                                        

          3                                                                        

       21.文章最后一段说,含蓄,是那样古典,又是那样遥远,它像飘逝的云离我们越来越远。真想抓住云的这一端,让他走得慢点,再慢点。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此的感受。(4分)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22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召开,请你用简练的语言向世界各国人民介绍中国国旗。(不超过160字)(4分)

      

      

      

      

      

       23.在下面横线处,续写两个字数相等的语句。(4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