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语文二模试题参考答案
(2013-05-09 20:29:02)
标签:
北京高考北京语文试题高考冲刺高考辅导教育 |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6.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6分。
10.答案要点:
(1)做建安主簿时笞罚强横凶狠的官吏。
(2)在任临江军判官时,使军中那些出身豪强大族之家的人不敢为非作歹。
(3)在韶州闻兵变在即,当机立断处置欲发动兵变的首领。
(本题4分。答对三点4分;答对两点3分;答对1点1分)
11.
②C
12.评分要点:(能结合本诗分析所借之物的特点与所表达的情感3分;能结合所选诗文的内容分析所借之物的特点与所表达的情感,3分;借物抒怀的好处,2分;语言,4分)
本诗:借写京城燕在檐间辛勤筑巢,托巢未稳又匆匆南归来表达作者京城求官,想施展一番抱负却终无所成的辛酸无奈。(借写燕子来去匆匆、春光秋景的转换来表达对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好处:把自己的志向或情怀借物抒写出来,不仅让作者的志向、情怀化抽象为形象,而且使诗歌的意蕴委婉含蓄,意味深远,耐人寻味。
13.(5分)
夫
(“/”处为必断句处,“//”为可断可不断处。每答对2处得1分。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14.
③烟笼寒水月笼沙
⑤羽扇纶巾
(共8分。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学生如多写,选前4道小题评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5.C(3分)
16.A(3分)
17.评分要点:建塔所用的原材料普通;建塔不需要高技术设备;系统可靠性高,维修简便;发电利用太阳光能,不耗费地球资源;产生的电力清洁无污染;如果建在沙漠中有助于改善沙漠生态条件和减少沙尘暴。(6分。每个要点1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8.A
19.(本题5分)
20.
①吴县长回答父亲自己什么时候最舒坦最惬意时,“非常非常灵验”一句中“非常”反复,把那份沾沾自喜的心理、得意洋洋的神情表现得活灵活现;“我是太阳,他们都是向日葵!”的比喻,又让吴县长志得意满、以自我为中心的霸道形象跃然纸上。
②吴县长觉得父亲的话不够真诚,指出父亲说的是“大路话”时,用“老人家”来称呼父亲,这是县长在“语重心长”地启发引导百姓,好一副虚伪做作的官员嘴脸!
③ 吴县长回答父亲什么时候最慌乱没底最着急时,只要领导“眨眨眼挠挠头吐口痰,我也得用心琢磨琢磨,品品什么味道”的自我表白,把那种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患得患失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一句话错了,就会后悔莫及,寝食不安”又生动地展现了吴县长因说错话怕得罪领导而焦虑不安的心理,一个趋炎附势、阿谀逢 迎的小丑形象如在眼前,可笑又可怜!
④当父亲生气指责批评吴县长,扔下他一人进屋时,他脱口而出,称父亲为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1.作文(60分)
依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阅
附录1:2012年北京市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录2:
【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 氏的祖先是太原人,家族很早就迁往外地,如今在抚州的临川安家。公名益,字舜良。祥符八年王益参加科举考中进士,起初担任建安主簿一职。王公当时还年轻, 当地人很轻视他,等到看了他做的事,才都十分敬畏佩服。他督查赋税,不曾逼迫贫苦百姓。有时也有拷打责罚,只是针对强横凶狠的官吏罢了。因此建安人特别喜 爱王公。有一次他生病了,全县人为他祭神祈福。
(后 来王公)改任临江军判官一职。军中有很多豪强大族,他们依仗财力肆意放纵,为非作歹。而知州也(因为)有所依仗而行不法之事,下面的官吏趁这样的情势,无 所顾忌地侵吞他人财物。王公到任后,用道义纠正了知州的做法,使得他不能有所放纵,以此让官吏们有所明晓有所畏惧,使他们不敢有所动作。没多久,临江军上 下秩序井然。豪强大官们见到王公都不敢正视他,以至于用轻蔑的言词评价他:“这个人是不能欺侮的。”最终无可奈何,采用其他办法将他排挤出临江军。
王 公后来回去管理韶州,改任太常博士、尚书屯田员外郎。属县翁源一带虎多为患,王公让当地属员捕捉。县令想要献媚于王公,说老虎自己死了五只,用车将它们运 到州府,献给王公以此歌颂他。王公让他们把老虎抬回去,说:“为政之道在于德行而不在于歪门邪道。”韶州有驻兵五百人,接替的士卒久久不到,他们想谋划发 动兵变。事情暴露,全郡人都很惊恐。王公镇定自若,只逮捕了那五个首领,当天就判决流放了他们。有人主张将他们关入监狱,王公没有听。不久就听他们的同伙 说:“如果这五个人被捕入狱,当夜我们就要去劫狱。”这之后众人方才钦服。韶州位于南方,虽说是个小地方,但案件诉讼最多,号称难以治理。王公凭自己的才 能治理得从从容容,于是地方无事。他又趁百姓空闲的时候,让他们整理营驿,给街巷集市作好标记,让它们都能够长久地为后人带来便利。(后来)他返回家乡为 父守丧,守丧期满后,改任江宁府通判,又改任都官员外郎。
宝元元年二月二十三日因病死于任上,享年四十六岁。
我 曾经听乡里年纪大的人说,王公为人洒脱,胸怀大志。在外面遇到事情总是果敢决断,英武不屈。等回到家里,敛容谦恭,对父母恪尽孝道,对族人奉行友爱,曲意 迁就,顺从遵奉,一概用感恩之心来约束自己。他目前的职位不能让他的抱负完全施展出来,所以在家外所表现的,只是小部分(才能)罢了,现在我写的这些内 容,可了解他的主要品行。那么家内的行为最可信了,我的父亲曾经跟随王公外出求学,他说的也是这样。而我又与他的儿子王安石是朋友,因此得知王公的事情最 详实。他将要下葬,于是为他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断句参考译文】
剪裁直径为一尺的布帛,砍削方寸长的木头,不会让左右的人来做,一定要找好的工匠,剪裁布帛砍削木头,不是左右的人所擅长的。直径一尺的布帛,方寸长的木头,是很微小的东西,不是好的工匠不能胜任,何况担当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重任,能够不审慎选择能胜任的人吗?因此建构大厦,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匠人,这以后再选择材料;治理国家,首先要选任辅佐之人,这以后才能使百姓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