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海淀高三语文一模示范作文:一个“李太白奖”保不了世界文学话语权

(2013-04-08 16:12:40)
标签:

北京高考

辅导模拟

高考语文

教育

语文辅导

作者:徐大发


       莫言的诺奖效应蔓延到了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同是作家和政协委员的赵丽宏昨日告诉记者,他今年将撰写提案,建议在中国设立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奖项,以争夺更多世界文学界的话语权。他甚至已为这个奖项想好了名字,就叫李太白世界文学奖,而且赵丽宏建议这个奖不由作协组织,由非官方基金会来承办,要做成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34日 西部网)

       如果从社会经济宣传效应看,这个提案有可圈可点之处,毕竟有一种吸引眼球的炒作效应在那里。如果单纯从文学层次来看,这个提案就值得商榷。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争夺文学世界话语权到底靠什么?如果设立一个世界文学奖就水到渠成了,未免有点太理想化,恐怕只能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窃以为,争夺世界文学话语权首先得靠本国作品的实力影响。如果没有权威作品证明本国的理论品味,也就难以服众。你的评点标准在人家看来也只能是空谈,像莫言这样的世界大师级作家作品多了,理论与实际能够高度统一了,且得到更多国际级作家公认了,那么这个世界大奖才有足够的含金量去被人认可。

       其次是要有一定的历史成长背景作支撑。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出可谓历史悠久了,它的如雷贯耳是靠本国的经济、文化、政治、人文意识多方面的参与及他国的抬桩才形成品牌的。它的制度设置,经济投入,都相对科学到位,得到了世界性认可。而我们的投入就很有限,至少在目前来说储备还很苍白。要完善这个奖项,要多方面的同步保障,就目前来说条件还很不成熟。

       其实文学要争夺世界话语权不在于设立一个世界大奖最民族的也就是最世界的,音乐、绘画、建筑等诸艺术如此,文学语言艺术也是如此。如果本国作家苦练内功,发掘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亮出自己文学的精粹之处,让世界叹为观止,我想,也就自然有了世界文学话语权。就目前而言,还是先别急着同世界大融合大争锋为好。匆忙赶热闹也可能迷失自己,待到本国世界级大师级作家多了,也就自然在世界文学上会拥有一席之地。

       还有一点要引起注意,就世界而言,文学并无优劣之分,各个民族的文学都是优秀的文学,都有其精华之处,值得互为学习借鉴。而不是本国本民族的文学压倒超过了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学,这样的话语权是无法争夺的。就目前本国文学创作而言,还有许多作家实在难以拿出同世界抗衡之作,但不如建议设立一个更好的国内文学大奖,然后采取考虑设立世界文学大奖。说到底,一个李太白奖保不了世界文学话语权。(徐大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