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小说文阅读真题分类汇编(04)

标签:
北京中考初中语文教育一线教师语文辅导 |
分类: 阅读研究 |
【遵义市,二(一)】买一个奇迹(17分)
小女孩走进自己的房间,从衣橱里取出存钱罐,打开盖子,把钱倒在地上,认真地数了起来。为了准确无误,她数了三遍。
她小心翼翼地把硬币放回存钱罐,合上盖子,带着它悄悄地从后门离开了家。
她耐心地等待药剂师接待自己。但药剂师正忙着与旁边的一个人交谈。这位衣着考究的男士是药剂师的哥哥,几个小时前刚从芝加哥赶来看望弟弟。
小女孩动了动脚,好让鞋子发出声音。见药剂师无动于衷,她又使出最大力气清了清嗓子。依然没有效果。最后,她从储蓄罐中取出25美分,把它放在了柜台上。
“你想要点什么?”药剂师的语气似乎有些不耐烦。
“我想跟你谈谈我的弟弟,”小女孩以同样的语气答道,“他现在病得非常、非常厉害。我想买一个奇迹。”
“对不起,你说什么?”药剂师问道。
“他叫安德烈斯。他的脑子里长了一个不好的东西,我爸爸说只有一个奇迹才能救他。你告诉我,一个奇迹要多少钱?”
“小姑娘,我们这里不卖奇迹。很遗憾,我确实帮不了你。”药剂师的语气缓和了下来。
“我这里有钱,”小姑娘说,“如果不够,我会再想办法。你只要告诉我卖多少钱就好。”
这时药剂师的哥哥加入了对话,他问这位小女孩:“你弟弟要哪种奇迹?”
“我不知道,”小女孩睁大了眼睛,“我只知道他病得非常非常厉害,妈妈说需要立刻动手术,但爸爸没有钱。所以我想用自己的钱。”
“你有多少钱?”这位来自芝加哥的男士问。
“1美元11美分,”小姑娘用刚刚能听见的声音回答,“这是我所有的钱,但如果需要,我可以再想办法。”
“哦,正好,”这个人笑着说,“针对小朋友的奇迹价钱恰好是1美元11美分。”他一手拿起钱,一手拉起小姑娘的小手说:“带我去你住的地方。我要见一见你的弟弟和父母,再看看我有没有你要的奇迹。”
这位穿深色西装、戴红色领带的人就是神经外科专家卡尔顿。阿姆斯特朗医生。安德烈斯的手术完全免费,他在芝加哥住院期间也没有被收取任何费用。
爸爸和妈妈说起整个事情的经过时都感到非常幸运。妈妈说,能做这个手术是一个真正的奇迹,这一定要花很多钱。
听到这里,小女孩笑了。家里只有她知道这个奇迹的真正价格——1美元11美分,再加上一个小姑娘的坚定信念。
(摘自2012年第4期《智慧》,有改动)
9.请写出标题中“奇迹”的两层含义。(4分)
①
10.请用乘法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11.“这位衣着考究的男士是药剂师的哥哥”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12.文章是怎样刻画小女孩这一形象的?试举一例作简要分析。(4分)
13.读了此文后,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
【答案】(一)买一个奇迹(17分)
9.(4分)
10.(3分)小女孩在医生的帮助下为生病的弟弟买到了一个奇迹。
11.(3分)为下文奇迹的发生埋下伏笔。
12.(4分)示例①
13.(3分)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
【巴中市,二(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11——15题。
生物入侵者(有删改)
梅
①当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肯定不会感到惊讶。但在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看来,这或许不是件寻常小事。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它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②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才会落地,如果各种条件适合,它会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山间溪水中的鱼虾可能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户……凡此种种,都是在没有人干预的条件下缓慢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
③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④“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
⑤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以目前全球新鲜水果和蔬菜贸易为例,许多昆虫和昆虫的卵附着在这些货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性极大的害虫,如地中海果蝇等。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出口货物的数量较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
⑥一些生物学家们指出,一旦某种“生物入侵者”在新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并大规模繁衍,其数量将很难控制。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束手无策。
⑦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一些学者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生物入侵者”并不是都能够生存下来,能够生存下来的就是强者,即使生态系统中的强者也同样受到该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因此,自然界的平衡最终会得以实现。然而更多的学者则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自然调节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如果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许多本土物种将难逃绝种厄运,自然界的物种多样性将受到严重破坏。另外,“生物入侵者”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11、第①段中作者使用“移民”一词,而不是直接使用“生物”一词,好处是什么?(3分)
12、第③段中举了“斑贝”的例子,作者的主要用意是什么?(3分)
13、将第④段中“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改为“关岛本地的多种鸟类中已被棕树蛇赶尽杀绝”好不好?为什么?(3分)
14、根据选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在自然条件下,生物迁移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因为这种迁移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缓慢进行的。
B、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入侵”美国后,造成了很大危害。
C、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和繁殖能力极强的“生物入侵者”,人们仍将束手无策。
D、只有少数学者认为应该通过人为方式来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从而解决“生物入侵者”的问题。
15、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生物入侵者”对人类社会的危害?(至少提出两条措施)(4分)
【答案】(二)(16分)
11、
12、主要是用来说明“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这句话。(3分)
13、不好,原句中使用了具体的数据,能更精确地说明棕树蛇对当地鸟类的危害程度。(3分,不回答理由的不给分)
14、D(3分)
15、示例:制订专门的法律进行约束;在国际贸易中加强监管力度。(合理即可,每条2分,共4分)
【常州市,二(三)】阅读《威尼斯商人》(节选),完成13-16题。(共12分)
夏
鲍西娅
葛莱西安诺
安东尼奥 的财产的一半,我就十分满足了;只要他能够让我接管他的另外一半的财产,等他死了以后,把它交给最近和他的女儿私奔的那位绅士;可是还要有两个附带的条件:第一,他接受了这样的恩典,必须立刻改信基督教;第二,他必须当庭写下一张文契,声明他死了以后,他的全部财产传给他的女婿罗兰佐和他的女儿。
公爵
鲍西娅
夏洛克
鲍西娅
夏洛克
公爵
葛莱西安诺
公爵
鲍西娅
公爵
巴萨尼奥
安东尼奥
鲍西娅
巴萨尼奥 留个纪念。请您答应我两件事儿:既不要推却,还要原谅我的要求。
鲍西娅
巴萨尼奥
鲍西娅
巴萨尼奥
鲍西娅
巴萨尼奥
鲍西娅
13.全剧矛盾冲突高潮已过,但余波不断,请列举节选部分两个不睥矛盾冲突。(4分)
答:
14.结合人物语言比较葛莱西安诺和安东尼奥两个人的性格特征。(3分)
答:
15.请在A、B两处台词中选择一处加以简要赏析。(3分)
答:
16.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情节有几处夸张不合情理,有剧情需要,也有构思缺陷。
B.夏洛克受到惩罚,明显有所反省,表现出了悔改的迹象。
C.联系上下文,“倒叫我却之不恭”应该是准备接受馈赠的客套话。
D.两个画横线的句子前后矛盾,说明巴萨尼奥是个爱冲动的人。
【答案】(三)(共12分)
13.夏洛克内心的矛盾冲突,巴萨尼奥内心的矛盾冲突,鲍西娅的“要”和巴萨尼奥的“不给”之间的矛盾冲突,葛莱西安诺和安东尼奥的不同态度之间产生的矛盾冲突,安东尼奥的建议与夏洛克的选择之间的矛盾冲突。(共4分。每个矛盾2分,得满4分为止)
14.安东尼奥慷慨大度,侠义仁爱,言辞温和。葛莱西安诺嫉恶如仇,暴躁易怒,尖刻无情。(共3分。结合台词1分,分析比较2分。意对即可)
15.体现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特点,生动形象,简练优美,富有诗意(或“机敏诙谐”),高度个性化。几个平行的比喻来表达一个意思,修辞华丽。[A]表现出夏洛克贪婪、爱财如命的高利贷者形象。[B]表现出鲍西娅语言机警、精明干练的个性特征。(共3分。诗意、比喻、个性化、性格分析是主要得分点)
16.C(2分。A项,“夸张不合情理……有构思缺陷”错;B项,片段中看不出夏洛克有明显变化;D项,巴萨尼奥是热情、直爽、忠于爱情的人)
【达州市,二(一)】阅读《老王》(节选)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2)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3)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5)他只说:“我不吃。”
(6)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7)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8)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9)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0)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11)“早埋了。”
(12)“呀,他什么时候……”
(13)“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14)他还讲了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15)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0.选段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
11.选段描写老王主要运用了
12.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营养补充,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老王的什么性格?(2分)
13.“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数不完。”有限的鸡蛋却数不完,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2分)
14.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请问:“我”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面对老王为什么还感到“愧怍”?(2分)
15.在现实生活中,你若遇到如同“老王”这样境遇的人,应该如何对待?请简要谈谈。(2分)
【答案】二、阅读·感悟(40分)
(一)(12分)
10.(1分)苦
11.(3分)外貌(肖像)
13.(2分)这些鸡蛋凝聚了老王对“我”一家的真诚谢意,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得数不完。
14.(2分)①虽然“我”一家当时受到冲击,处境不好,但比之身患残疾、生活贫困的老王,自感还是幸运的。这体现了“我”对不幸者、卑微者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精神。(1分)
15.(2分)关键词:尊重、理解、关心、爱心、树立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等。(表述可以不同,合题意,有道理即可给分)
【德宏州,三(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18小题。(10分)
看云识天气(节选)
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②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③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
④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⑤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看到积云。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15.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答:
16.阅读第⑤段,说说介绍了哪几种云?(2分)
答:
17.文中划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说说它的作用。(3分)
答:
18.文中介绍的云,预示了哪几种天气情况。(3分)
答:
【答案】15.参考答案: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或者:看云识天气。
16.答案:积云、积雨云。
17.参考答案:打比方。(1分)通过打比方,将云比作羽毛、羊群、鱼鳞等具体可感的事物,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云姿态万千的特点。(2分)
18.答案:晴天;雨雪天;(雷)暴雨天。
【东营市,二(三)】(8分)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
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14.文中画线语句中省略号的用法及其表达效果是什么?(2分)
15.认真体会小说四次描写孔乙己
①出场:“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②偷书被揭露:“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
③不第被质疑:“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④退场:“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
16.简要评价选文中“掌柜”这一形象的特征及其作用。(3分)
【答案】14.答案:欲言又止;巧妙地表现出孔乙己承认欠钱又无力还钱,因而无言以对的
尴尬无奈的心态。
评分:用法1分,效果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5.答案示例:①通过写脸色的变化,表现孔乙己的生活处境和心理状态,反映人物性格产
生的因果关系;②通过描写“脸色”的细节,表现出孔乙己的可笑、可悲、可怜的性格特征;
③连点成线,呈现出孔乙己悲苦命运的轨迹。
评分:答出示例中的一种即得满分,共3分。其他答案符合要求即可。
16.答案:特征,自私市侩、落井下石、冷酷无情。作用,写出了孔乙己生存环境的恶劣,
揭露了封建文化关系(即封建科举对人们精神的奴役、冷酷无情的人际关系)的“吃人”本
质,丰富和深化了小说主题。
评分:特征1分,作用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鄂州市,三(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4分,每题2分)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选自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2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人第一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
C“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D.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
24.选文的语言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朴实严谨,作者采用生动典雅的语言描述有什么好处?
【答案】23.B(“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错,这句话描述的只是春天的景象)
24.既引人人胜又使人联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的文采。(或: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可读性)大街”外,还有捡破烂,给同学买西瓜吃;帮助贫困生,把补助让给他人;为同学捐款、献血等)
【内江市,三(一)】7分
①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②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11、文中“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中“生面别开”的情景具体指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2、文中说“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下面两首民歌分别属于“种种不同方式”中的哪种方式?(2分)
①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采,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人。(《蓝花花》)
②什么水面打跟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刘三姐》)
①
②
13、文中第②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人物描写中哪种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
【内江市,三(二)】(10分)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2〕,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4、文中错误论调是什么?作者的观点又是什么?(4分)
15、作者给了“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一个共同的称号是什么(2分)
16、面对错误论调,作者是怎样批驳的?(4分)
【答案】
【内江市,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1)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
(2)结合现实生话,围绕这段话表达的意思,自选角度确立观点写一段话。(60字左右)(6分)
答:
【答案】
【南充市,二(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9-22题(8分)
《敬业与乐业》选段
①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予,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9.选文中作者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答:
20.选文第②段中划线句属于什么论据?其具体作用是什么?(2分)
答:
21.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3分)
答:
22.“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请从身边举一个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的例子并加以简评。
答:
【答案】(三)(共8分)
19.我们要敬业(2分)
20.道理论据。(1分)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论点。(意近即可)(1分)
21.不好。(1分)因为作者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使论证内容不全面,论证过程不严密。(1分)
22.示例:扫大街的清洁工人,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脏、不怕累,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们不嫌弃这种又苦又累的职业,总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好自己本分以内的事情,这种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敬重。(举例正确1分,评价合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