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的点线面之一:炼字典型篇

(2012-12-27 16:28:00)
标签:

诗词鉴赏

高考语文

语文试题

北京高考

诗词炼字

分类: 阅读研究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试题:第一句中的“铺”字,可否改为“照”字,为什么?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切山。

晃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试题:赏析动词“怨”的妙处。

羌笛何必幽怨地吹着那凄凉的“折杨柳”呢?因为那柔和的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来的。晃笛:晃族的管笛。杨柳:指“折杨柳”曲,是一种幽怨的离别曲。在这里还可以指杨柳树,含有双关义。这里“怨”字用得特别妙,“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特别富有情味,传达出了许多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愫和思想,能引发更多的联想。诗人不言思乡怀土,而说听到了杨柳曲,思乡之情会更切,离愁会更深,含蓄地表达了征人们正有浓浓的哀怨之情。而“何须怨”三字,点出在征人愁思正浓的时候,何须吹奏撩人愁绪的杨柳曲,则是以委婉之语,表现戍边者无限的乡思,更浓郁的怨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和诗意。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深沉含蓄,更有深意。这种宽解语,着实委婉,耐人寻味,不愧为边塞诗的绝唱。

  

 王勃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赏析动词湿的艺术特色。

湿,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