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迎接教育挑战,促进教育公平

(2012-11-29 16:12:49)
标签:

教育过程

空间

好处

中国教育

美国

分类: 课堂教学
http://img6.paipaiimg.com/b99afdf5/item-007A4550-961DAA00000000000401000018374330.0.jpg

迎接教育挑战,促进教育公平

20121129星期四

熊丙奇被誉为最勤奋的教育时评家。他用文字针砭中国教育,唤起对中国教育最深切的关注。最近在阅读《教育的挑战——别忘了教育是什么》。觉得熊先生对教育问题做出的深度剖析,阐述教育面临的八个方面的挑战,结合实际指出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教育价值挑战,中国“差生”;教育公平的挑战,失衡的天平;教育理念的挑战,不快乐的学习;教育模式的挑战,灌输到底。教师职业的挑战,失去的教育理想。教育管理的挑战,从大扩招到大萎缩;教育改革的挑战,教改游戏;教育国际化的挑战,逼出来的“出走”;每每家长遇到一起的时候,总是离不开一个话题,那就是“你们家的孩子到什么学校去读书”。相信和他们一样千千万万个父母的孩子,可能现在或者是一直以来都在被孩子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去读书,到底应该受什么样的教育而困扰着。

值得关注的是家长的教育投入太高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怎么说这个费用也要二三十万。你生得起,但是你教育不起。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值特别高,再者从国外和国内看,就业竞争非常激烈,如何取得更好的岗位,更好的行业或者部门,就取决于他具有多少知识和技能的资本。

那么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如果你不是要选择性的学习,选择学校,要接受精品教育,优质教育。大概二三十万,但是如果你并不要求选择很优质的很特色的教育,主要进入政府提供的教育的话一般小学初中,现在也就是收几百元杂费,但你要选择特色的小班化的。从小就是外语、艺术教育有特长的,这样的学校它的班额很小,它的设备很贵,它的教师也要求比较高,教师要给比较高的工资,因此它的成本就高。上海最好的小学,小班化教育有特色的,大概1个学生1年要1万元左右。那么你家长自己来买单。这样的情况下一学期如果是1万元钱,他读5年就是10万,那就全部自己买单,但是政府对绝大多数市民来说它提供了免费的义务教育,只收一些杂费,负担是不高的,有部分人选择精品或者特色教育,也应该允许应该鼓励。为子女教育投资,进行教育消费,这是一种文明的行为,对全社会进步有利,不应该限制。应该鼓励人们多元化的选择。

教育要有两方面的投入,第一个是基本设施的投入。政府首先保证的是最大众化的这一部分义务教育。要把所有的学校提高到很高的标准,政府受不了。如果允许老百姓选择教育的话,又允许他有一定的回报的话,那么事业集团,或者一些社会团体,它就愿意投资教育,因为现在很多资金没地方去。现在最大的卖方市场就在于优质的特色的基础教育,或优质的高中教育,还有高等教育我们还满足不了大家全部入学的需要,所以教育已经成了一个最大的对老百姓满足需求的一个市场,这样的情况下,教育应该是半事业半产业。它一部分是政府办的,或者政府补贴一部分的,一部分是要自己付费,一部分是社会来举办来投入的,应该是半政府行为半私人行为,或者家庭的行为,半计划半市场。要利用市场机制调动老百姓的资源,全社会的资源。把我们的教育搞上去形成多元化办学的格局。但是在很多人的观念当中,仍然沿用传统思维习惯,可能会考虑好的公立学校,或者是有政府办学背景的学校。民办教育主要是最近四年发展起来的,它的历史比较短,有品牌的比例还比较小,而我们有些公立学校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它有品牌,它有很深的文化积累,因此现在新办的民办中学它的有一部分投入很高。另外一个是政府大量补贴公办学校,它的收费比民办中学要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竞争进一流的公立中学这肯定的。这样就涉及一个已经争论很久了的问题:教育是否需要走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道路,是否允许企业或者个人团体一些介入。教育首先还是由政府来主导的,特别是义务教育,它不会走向商业化的道路。就其它的教育来说,成人教育和幼儿教育可以走市场化的道路。高中大学它培养了以后个人得益,但是对社会对国家也有好处,因此国家应该补贴一部分。一般的高中和高等教育也不会完全走市场化的道路。但是民营学校因为政府还没有那么多的财力,它必然要走市场化的道路。对民营学校来讲,学校是它营利手段,那这个教育质量怎么保证呢?从韩国和日本来看,他们的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政府只负责其中的少部分经费,多数的经费是由受教育者或者受教育者的家庭负担,他们鼓励私立高中和私立大学的发展。日本和韩国他们的大学有70%-75%是私立的。高中有1/3到一半是私立的,这样的话就能充分满足需求,所以他们的大学普及率现在都达到50%以上,韩国已经达到66%,他就是因为在这方面开放。  

    针对各种考试作弊层出不穷的情况,他提出:“治理这种现象,根本之策是招考分离,即将考试由政府部门组织,转变为由社会专业机构组织。” 这样的意见是极有道理的。正如他早就明确指出的那样:“总体而言,我国的考试组织,目前基本上都是以行政部门为主导,无论是国家教育考试,还是职称资格考试,并没有社会化、专业化,考试的权威性不是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而是由政府部门的许可获得。由于没有竞争,考试组织者并不重视考试质量,每年的高考出题质量都饱受质疑,但由于仅此一家,考生来年也必须选择,我国考生很难像美国学生那样,既可选择SAT,又可选择ACT,还可选择AP考试——这些由社会机构组织的考试之间,完全是竞争、争夺招生高校认同和考生认同的关系——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监督不够,各类考试中都存在较为严重的作弊问题。” 由于政府力量极强,社会中介组织难以生长,这反过来又成为政府部门不愿意放权的借口——社会机构力量薄弱,公信力、权威性不够,很有可能一放即乱。”只有行政退出,社会中介机构才可能有生长、发育空间,而在逐渐生长、发育中,这些社会专业机构将在考试竞争中确立公信力,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依法监管。这样的真知灼见,难道还不值得我们重视吗?

素质教育提倡这么多年了为什么一点效果都没有。原因是我们现在推行的是虚伪的、形式主义的素质教育,而不是针对个体的个性化教育,素质教育不是在高考科目学习之外,增加一些课外活动,而是要将公民教育、生活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