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变革课堂教学模式,释放学生生命潜能,翘起课堂教学质量

(2012-11-27 16:26:42)
标签:

技术

为学

精心设计

情感

教学质量

教育

分类: 课堂教学

 

教学始终是学校教育的中心,教学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上,学生在学校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通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模式和课堂教学的效果,影响甚至决定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只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才能释放学生潜能,最终最终翘起课堂教学的质量。

 “国忧肩上挑,旁观非英豪,牢骚难救国,实干才可靠。”

一、从学习过程的视角建设课堂文化

传统的课堂教师强调的是教的过程。教师们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方面找思路,做文章。对于学生出现学习的问题总是认为这些知识我已经教过了,我的教学目标指定的很科学,我的教学过程也使用了多媒体,以至于,过多的使用多媒体,课堂成了放电影;教学方法上也注意使用了提问,提出了很多问题,甚至煞费苦心的设计了很多提问的问题,以至于课堂成了提问课;教学内容上就更不用说也是系统周全,让学生按照思维导图或者魏书生先生提倡的知识树,如此等等,总之是费尽了全力。但是还是觉得教学效果一般。

现在我们强调的从学生的视角展开课堂,从学生学习的过程展开学习。这是方向的一个转变,这就是构建新教学模式的文化基础,即做到“以生为本、关注参与、重视体验、强调实效”的课堂文化,这就是人本主义、生本主义、人文关怀。由教到学转变为先学后教,这不仅是一个教学策略的转变,更是是教学理念、教学实践的根本变革。

课堂是教学的载体,基点在课堂。教育教学最终发生在课堂上,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而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化问题。课堂文化的重建是核心、根本和终极追求,从学习的视角对课堂文化重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思路。

重建课堂文化就是要努力构建平等民主、自主探究、注重人格精神的课堂文化,倡导采用对话、互动、生成型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给学生多维开放的学习空间,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重建课堂文化就是由秩序课堂到情感课堂。课堂文化包含了课堂精神、课堂情感和课堂行为。改变传统的课堂压抑性的控制环境,它有改变缺少兴趣激发和情感互动的现状。赋予课堂以生机、生气和生命。

二、树立能者为师的教师观

老师要告诉学生许多知识自己是不会的。以前的课堂老师讲课总是对的,不能挑战老师,讲课的内容不容置疑。因此,只有改变老师是神的形象,无所不能的形象,课堂教学才能的悄悄地进行变革。才能创造一个学生敢于发言敢于自我表达的话语氛围。

教师要关注能力、关注过程,打破学生学习的枷锁,解放学习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第一学习力;任何人都有学习的本能,这来自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以及对问题答案的关注,这种兴趣与欲望就构成了学生学习力的基础。如果我们不了解学生这种学习力,自顾自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就等于对学习力的扼杀。要让他们的学习目标化、任务化、具体化;充分展示交流学生的学习成果。就是要精心设计学习过程,以问题引导过程,在过程中启发思维、培养习惯。就是要让学生感受艰辛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感悟人生,在收获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形成可持续的学习力。

尊重学习力,以学定教,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体验,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呈现真实的教学问题、渲染真实的教学情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学习,确保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杜郎口中学提出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洋思中学提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兖州一中提出的“循环大课堂”“35+10”和“三步六段”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其实都是对学习力解放的典型示范,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我学习、互动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使学生能焕发激情,释放能量,生动、活泼、主动地获取知识,体验成功。

教会学生怎样学习

事实上,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教材实际上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剧本”,是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对于这些“剧本”和“案例”,教师要学会关注“案例之后”的更为本质的东西,倡导“创读”、“创解”,采用“学生——主体参与——活动——生命体验”的方法,实现教学模式的革命。一旦这种自主发现和意义创造的构建起来后,学生就具有知识发现和能力生成的后续力,就会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促成课堂教学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

学生的思维是有过程的,不能强塞、硬拔或超越限度地提升。真正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立品性,呵护学生生命的成长过程,倾听学生生命的自由感悟,共享学生生命的真实体验。

构建生本课堂,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取知识,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处在真正的自主状态中。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开发,他们的天性得到了尊重,这种靠学生,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的课堂,就是生本课堂,而在生本的课堂里学生思维会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与释放。

三、创造适合学生潜能发展的学习环境

教室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堂”。采用环型大黑板与拼桌上课,或者团队研究性桌面设计,采用多面黑板等等,这不仅仅是一种空间结构的改变,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拓展,可以使教室体现出学习化、活动化、审美化、实用化的文化特性。

学习设施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充分使用这些工具,教师主动教授使用这些设施工具的技术和方法。而不是代替学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