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季宏语文
季宏语文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817
  • 关注人气:5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母胎教的启示

(2012-11-11 10:20:46)
标签:

东城西城

海淀朝阳

课外辅导

语文教育

高考中考

教育

分类: 课堂教学

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的记载:“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妊(妊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这就是“买肉啖子”的故事。

孟母教子几则故事,一方面告诉我们孟母是个会教育孩子。体现了母爱是母亲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例如把儿子由婴儿期、儿童、青少年,直至成年,供书教学,关怀照顾等。作为古代一位普通妇女,孟母的眼界可以说很不一般,知道如何教育孩子。

孟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买肉啖子”这个故事就是孟母如何以自己的言行对孟子施以诚实不欺的品德教育的故事。   

首先,孟母注重胎教。这在古代很不一般。在怀孕孩子的时候就开始对孩子进行胎教。孟母知道胎教的作用并且自己身体力行,实践胎教。早在《列女传》中就有胎教论的记述:“古有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这些和孟子母亲的观点都是很吻合的。

其次,孟母注重教育内容是让孩子按照规范行事。比如“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座位的席子放不正就不会坐那里,食物切的不规范不方正,也不会吃它们。不像今天的父母什么食物都吃,饮食不规范吸烟饮酒。坐的正,肚子里的孩子也会发育良好,而且孩子也因此受影响出生后也会坐如钟,养成好的坐姿。至于饮食就更重要,只不过孟母的饮食在今天看来太讲究了。但是想想这样饮食有教育的用意,所以故意坐的夸张一点可以理解。

不达到规范的事情不做,不规范的食物不吃。古人是讲究饮食规矩的。比如孔子不饮盗泉之水。不但饮食如此读书也是如此。古人读书要洗手焚香以示恭敬尊重知识之意。

不欺骗孩子。哪怕大人随便说一句话就要兑现。对孩子教育要让孩子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宋代邵博在《闻见后录》中记载了另一个著名的故事:“司马光曰:光五六岁时,弄核桃。女兄欲为脱其皮,不得。女兄去,一婢以汤脱之。女兄复来,问脱核桃者,光曰:‘自脱也。先公适见之,呵曰:‘小子何得谩语!,光自是不敢谩语。”司马光以亲身的经历,教育后人不可说谎。显然,这些故事,在我们今天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还是有用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