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蒙和于丹等谈读书:阅读是为了成全你的一颗心

(2012-10-28 18:11:26)
标签:

朝阳家教

东城家教

高考辅导

海淀家教

教育

分类: 课堂教学

www.jyb.cn 2012年06月03日  作者:赵倩 张亮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银川6月3日电(记者赵倩、张亮)从竹简到印刷术、纸质媒体的普及,到现在数字阅读的兴起,中国的阅读传统已历经数千年,人们的阅读方式因媒介的改变而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么,阅读的精神价值是什么?我们是否又会因为数字化阅读的便捷而舍弃那一抹“书香”?在第二十二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举办期间,知名作家王蒙、于丹与读者分享了关于阅读的那些事。

  著名作家叶永烈认为,装修房子的时候,承重墙是不能跳过的,书籍就是构成知识结构的承重墙,所以要想建造你的知识大厦,一定要注意打好自己的基础,建设好知识的承重墙。

  书籍承载着文化和信息,但在很多作家看来,除了单纯地获取知识外,追求心灵上的满足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王蒙说,一本好书会带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提升,甚至一本书在某种意义上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现在一走进书店,就会给人一种包罗万象的感觉,但真正能够与你生命的脉动产生共鸣,能够改变你的、影响你的书却不多。

  “作者级别、名气不能代替书籍的价值,销量也不能代替书籍的价值,唯有读后获得的震撼的感觉和精神上的满足才是读者在阅读中应有的期待。”王蒙说。

  对于一本好书带给人心灵上的慰藉和满足,于丹自小就感触颇深。她告诉记者,她自小爱看书,但读书的理由并没有多崇高,只是因为家人不在身边。

  “我只是孤独而已,读书让我觉得书比人更可靠,一个孤单的孩子在书里面可以找到永远忠诚的那种生命的依托。”于丹说。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阅读的方式已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数字阅读的兴起,仿佛把人带入一个“泡沫化”“碎片化”的阅读时代。但对于于丹来说,“纸制文本和数字阅读之间,并不是经典与流行的对立,两者不可割裂”。

  于丹说,阅读首先是看自己内心有一种什么样的愿望,阅读的载体是不重要的,以前人们不看电子书,是因为那时候网络不发达。现在,网络带给我们的是效率,“但我仍然沉迷于纸质文本的阅读,因为我喜欢那种闭上眼睛还能感受到的墨香,和你手触摸书的踏实和安详。”

  于丹说,阅读是为了让我们打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障碍,让我们的生命更自由、更坦率、更勇敢,能够让我们以各式各样的方式去充实自己,然后传递给别人。阅读最终成全的还是一颗心,而无关乎是哪一种阅读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