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还是您(“你”和“您”二字的用法)
(2011-09-30 13:34: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网络文摘 |
有句成语流传至今:“诚诚恳恳叫你,玩弄计谋称您”,它正反映了这两种称呼的冲突。
“你”这一称呼在俄罗斯有着漫长的历史,它有多种含义而且非常生动。一方面,它能表示存在于亲近、熟悉、相爱的人们之间的友好、亲密的关系,经常与“哥们”、“我的朋友”、“好妈妈”等表示亲密的称呼连用,并能表示人们关系的各种色彩,使人说话温柔,态度变得极为诚挚。另一方面,它还可以表示对人的极其轻蔑的态度,甚至是故意的粗暴行为。称呼“您”,则表示各种不同的感情色彩,从敬重、仰慕到嘲讽、冷淡的态度。从“你”转称“您”,表明夫妇、朋友、相爱者等双方由于各种原因,关系趋于冷淡。生活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普希金有首名为《你和您》的诗,对此描写得非常生动:
普希金的诗清楚地说明“您”是冷淡的称呼,而“你”是真心诚意的称呼。因此,“您”不仅是一种尊敬的称呼,而且强调对话者之间的距离。这是两种称呼之间含义和修辞上的特点。
称“你”,年轻人改变较快,他们往往倾向于用“你”相称。孩子们之间交往,彼此间只称“你”。相识时间虽长,但关系不一定变得亲近,当双方关系尚未达到相当友好的程度时,不宜把称呼从“您”改为“你”。
在中老年人和知识分子中,关系虽然友好、亲近,但仍需保持使用“您”的称呼,改用称呼是对对方的不尊敬和表现出某种随便的色彩。
其次是要考虑到交往场合的性质,交往场合的正式性和非正式性将影响到采取哪个称呼。如果属于正式交往,如会议、谈判、庆典等,都有严格的礼仪规定,应选用“您”的称呼。非正式交往,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相互往来,这时对很熟悉的人用“你”相称,而在正式场合则应改称为“您”。对不认识、不熟悉的交往者,无论在正式或非正式场合都应称“您”。
第四是要考虑交谈双方所处的位置,即双方的年龄、职务等方面是否平等、相称。如一方是首长,另一方是下属;一方是教师,另一方是学生;一方年长,另一方年纪很轻等等,这些都能影响在交往中使用称呼的选择。如果交往者处于平等的位置,双方可以考虑到各种其他因素而选择相应的称呼。如果双方处于不平等的位置,则对长者、职务高者用“您”;对年幼者可用“你”;对职位低者一般也可以用“你”相称。但是对年轻人称“你”,常遇到一些困难,并非所有年轻人都愿接受年长者对他称“你”。由于职务的高低使用不同称呼时也常引起不少误解,因此必须因人、因时、因事妥善掌握,不可一概而论。但是,作为首长,当对下属称“你”时,必须突出信任、平等与友好的关系。
而孩子对老师以及对不认识、不熟悉的人应称“您”,对亲人可称“你”。